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反对离散化碎片化不可逆永久瓜分国家资源的私有化倒退倾向

洣崽

  
         “确权”只能是对国家资源配置有限授权的确权,反对离散化、碎片化、不可逆、永久瓜分国家资源的私有化倒退倾向。
         《宪法》总纲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国家所有是公有制的最高级别;不强调不推进“国家所有”,不忠实认真践行宪法,而热衷“确权”,什么意思?想把打擦边球、浑水摸鱼甚至贪腐侵吞权钱勾结所得固定化、合法化、永久化、扩大化,是吧?
         由于历史和技术的原因,过去的土地管理是比较粗放的,在资源配置过程中不是那样规范、手续不是那么齐全和完备;现在,随着网络、信息、测绘、定位等技术的进步,有条件加强和改进对土地的管理。应该不应该确权?应该。但是权责的明确、期限和边界的规定、规则的约束,主要应当体现在国家配置资源的过程中,资源配置过程本身就是确权。对于过去资源配置中的手续不完备、规则不明确不规范现象,现在予以完备、明确和规范,这也是对的、必要的,但只能是在“国家所有”宏观大框架大背景下对过去合理有限授权的核实和确认;“确权”应该有利于群众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和生产力的提高,应该有利于公有制的深化和国有地位的巩固与加强,应该有利于社会组织化程度的进步,应该有利于可持续发展;不应该、决不能引向不可逆永久占有的私有化邪路。否则,是确定无疑的违宪。
         要警惕以“确权”作为包装,把不清不白、黑箱操作、幕后交易、私相授受、强买强卖等非正当获得的资源及利益合法化永久化扩大化;更要反对借“确权”为名,把国家资源离散化、碎片化、不可逆、永久地“确”离国家的掌控,“确”出分崩离析两极分化的局面,打着“确权”的旗号,行彻底私有化之实。以国家所有为核心的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根基,不容削弱和破坏。
         国家垄断巨大收入,有天量盈余却不向人民实行货币福利,百姓无缘分享应有权益;而热衷于对土地、资源的“确权”;桃子丰收了果实累累而拒绝分桃子,却殷勤地要砍倒桃树分桠杈。这是——哪壶烧开你不要、哪壶不开提哪壶啊。
         补充说明,“国家所有”的表述优于“全民所有”和“公有制”,“全民所有”因缺乏操作性而失于空泛化,“公有制”因含义模糊和不确定性而欠准确(比如某企业的资产,相对于员工个人而言是公有的,相对于国家而言又是该企业的私产),建议国家更多地表述和实行“国家所有”,更具体明确、更具有现实针对性和操作性。
         67320161231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三河市“招牌颜色”事件的深挖与根治  
    2.   “集体经济是吃大锅饭,出工不出力”?  
    3.   对我国大学和继续教育发展的畅想  
    4.   分钱发钱与贸易战  
    5.    让“贸易战”来得更猛烈些吧!!!  
    6.   “最公平的就是高考和公考”  
            更多冷帖————
    1.   三河市“招牌颜色”事件的深挖与根治  
    2.   对我国大学和继续教育发展的畅想  
    3.   当心报应  
    4.   把“深度探索”当应试教育的成果是不要脸  
    5.   好混的社会才是好社会  
    6.   “最棒的教育”  
            其它更多帖————
    1.   我国教育要回归马克思主义思想、要遵循群众路线  
    2.   对“四大民小”掐尖招生麻木不仁无动于衷听之任之,最应该检讨和批判的是上海教育部门的失职和不作为  
    3.   招生中的名校掐尖做法,是严重的错误,是政府工作的失策  
    4.   解开功利捆绑;像尽享阳光和呼吸空气那样,构建我国务实方便、大众化、终身化的教育福利  
    5.   在教育和经济方面对国家的十个建言  
    6.   赞扬“12岁考上浙大”湛江女生陈舒音的优秀;建议其先休养生息、休学两三年再说  
    7.   朱德:关于我们党如何能够保证少犯错误和不犯严重错误的问题  
    8.   “高考命题题库化,高考题库公开化,有限选拔加电脑随机录取”的高考改革策略  
    9.   狭隘聚焦于书本知识考试分数,我国教育陷绝大多数学校和绝大多数学生于无所作为黯然绝望的境地  
    10.   珍惜、掌握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武器,对党和政府厉行监督和砥砺  
    11.   不能局限和迷信于考试选拔与选举投票;应当主要通过实践斗争造就人才、甄别人才、遴选人才  
    12.   话说“按需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