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从货币的前世今生到让百姓共享货币发行的权益(一)

洣崽

  
         一
         货币发行并不神秘。
         假想一个独立偏远的山村,有30户人家。因社会的不断演进,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分工:张家种稻子,李家种菜,王家喂猪,赵家种豆,侯家养鱼,马家做泥瓦工,唐家做木工,刘家打铁,曹家做裁缝……形成了一个组合良好的村庄聚落。
         起初,村庄的人们采用物物交换;但人们很快发现物物交换的繁琐不便和局限。聪明的人们开始探索新的交换方式。比如,张家到李家买菜的时候,一手接过人家的菜,随即当场写下“稻谷若干斤”,并签上名号并声明持此字据任何时候可到张家兑换稻谷且确保信誉,交易成功了;同样,赵家请唐家做3天木工,临末,赵家给唐木匠“豆子若干”的字据;……这么一来,村庄里流转着“稻谷”、“豆子”、“猪肉”、“鱼肉”、“木工”、“泥工”……等几十种甚至更多种的票据;票据的流行,大大方便了交易的进行。这些票据,就相当于货币。
         因此,货币并不神秘,货币相当于一张欠条和一份承诺;如果愿意,每个人都可以发行货币。
         二
         但是,五花八门这么多种票据的流通,又产生了新的问题,比如交易的繁琐,信誉的难以保证,安全性可靠性便捷性度量性……种种问题。有没有更好更简洁的解决方式?人们继续探寻。
         村庄里有一个相对聪明、能干、富有、有威望有影响力的人,大家公认他为领导,选择他当村长。假设是种豆子的赵家当了村长。村长家年产黄豆五万斤,这样,赵村长每年可以签发大约50000斤豆子的字据。
         赵村长签发的“豆子”票据在村庄流行,有各种面额,有“豆子2斤”的,有“豆子5斤”的,有“豆子10斤”的,有“豆子100斤”的……因为较高的可靠性,村庄的人们慢慢地不约而同地都纷纷接受并持有和采用赵家“豆子”票据。比如,打铁的刘家也会拿着“豆子”票据,到张家买稻谷,到李家买菜,到王家买肉,用“豆子”票据的额度进行度量……单一的“豆子”票据,比五花八门的各种票据方便的多。
         于是,村庄流行着“豆子”票据。
         三
         但是——
         赵村长家年产豆子50000斤,这么说来,赵村长家一年只能发行5万斤的“豆子”票据。这区区5万斤的“豆子”票据,远不够村庄的流通需要。
         村庄其它人家,虽然不是每一户都如赵村长家那么富有、那么生产力强,但是全村的稻谷、菜、肉、鱼、豆子、泥瓦工、裁缝、……通过折算,总加在一起,客观上相当于50万斤豆子的生产力。因此,区区5万斤的赵家“豆子”票据,肯定不敷需要。
         四
         赵村长到底应该发行和可以发行多少“豆子”票据呢?
         赵村长家确实只有5万斤豆子的生产力,从私人的角度,他只能发行5万斤的“豆子”票据;但是,他身为村长,他不只是代表一户人家、而代表着全村30户人家的生产力,因此他应该发行而且可以发行50万斤的“豆子”票据。
         国家、政府及货币的发行与此相类。在这个模型中,这个村庄相当于一个国家,赵村长就相当于政府。
         五
         这50万斤的“豆子”票据该如何发行呢?
         张家因生产生活的需要,张家向赵村长家借款1.5万斤额度的“豆子”票据,并议定以等价的稻谷实物归还;同样,王家也向赵村长家借款2万斤额度的“豆子”票据,并议定以等价的猪肉实物归还;……如此这般,整个村庄终于有50万斤额度的“豆子”票据流通着,满足了村庄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这么一来,赵大村长巧妙地占有全村人的劳动了;他只是通过签发“豆子”票据,举手之间就平白地占有了无数的稻米、猪肉、各种劳动。
         六
         上述货币发行的模式显然有违天理。自然的正常的货币发行模式应当怎样?
         赵村长家的真正家当(一年的生产力)只有5万斤豆子;他代表村庄发行了50万斤的“豆子”票据。这超出的45万斤部分,考虑一定的成本和风险损失及公共利益和公共建设并留有余地——这一部分占15万斤,其它的大约有30万斤的“豆子”票据,应该无条件地分发到全村各家各户,即应该向每户直接地发给约1万斤的“豆子”票据。
         每户有1万斤的“豆子”票据,会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不会,因为全村确实存在着每年50万斤豆子的生产力。赵村长家只有5万斤豆子的生产力,全村的人会不会齐齐地拿着30万斤的“豆子”票据去要求兑现?不会的,因为50万斤的“豆子”票据的发行,不是基于赵村长家的私产,而是基于全村实际存在的50万斤的“豆子”生产力。就正如不会有人手持1000万的巨额货币到穷乡避壤的小户人家去强求兑现商品和服务一样。
         七
         每户平白得到1万斤的“豆子”票据,是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不劳而获?不是的。每户只是得到一些票据或货币符号而已;而这些票据这些符号代表的生产力在整个村庄、在每家每户都客观存在,是能够被兑现的。村长只是认定和证实了这种生产力的存在,基于这种生产力给予每户有发行1万斤以内的“豆子”票据的授权;即每户有发行额度在1万斤“豆子”以内的欠条的授权。
         有人担心养懒汉,假定有人拿着村长每年发给的“豆子”票据好吃懒做怎么办。每年新发行的货币只是相当于每年生产力和财富的增量,远小于社会总财富和总生产力,并且扣减了一定的成本和风险损失且考量了公共利益和公共建设并留有余地,因此,每户人家直接到手的货币是区区有限的,需要反复流通才能维持运行,试图以此不劳而获是撑不下去的。正如血液每分每秒把营养成分及氧带到全身每个细胞,以支持生命的运转;进入每个细胞的血液的量是很有限的,其每次携带的营养和氧也是有限的,试图靠截留血液维持生计是行不通的,不必担心血液进入细胞后被细胞所截留;细胞的长期生存必须依靠不断的反复的永不停息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货币和血液一样,不断流转和生生不息;企图凝固静止地占有和消耗是不能实现的。
         如果把货币发行的对象选择性地精准地圈定为孩子、学生、老人、残疾失能等纯消费者,把生产者经营者圈出在外,相当于在社会层面把这些纯消费者的正当基本最低的需求肯定下来,以社会合力担当起来——如果这样,更能消解对“养懒汉”的担忧。这样做会不会对生产者不公平?有头脑的生产者经营者丝毫不会感觉不公平,还会欢欣鼓舞。因为上班族家庭普遍有老有小、有孩子上学、或许还有人卧病不起,这些负担一直以来就是自己扛着;现在,纯消费者的负担被社会担当,直接减轻了自己的经济负担,自己能不支持?另外,纯消费者手上的货币,转眼就变为购买力消费掉了,水往低处流地流转到生产者经营者的手中、被他们赚取了。这样,起动了消费的马车,带动了生产和整个经济的运作。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271.   “中国财政供养8千万人”做得对做得好  
    272.   实行“优良入围加随机录取”,从源头、从制度、从顶层设计层面解决教育问题  
    273.   就任泽平建议问题与朋友的讨论  
    274.   北京中考改革引领了正确的方向  
    275.   赞“自我革命”  
    276.   改革和优化高考中考,构建高考中考松紧可调机制  

            更多新帖————
    1.   对比“支部建在连上”惊出一身冷汗  
    2.   对伪善和造作抿嘴一乐——就一个网上段子的述评  
    3.   “检举揭发”一词何以被污名化  
    4.   敢于、善于、高水平开展批评斗争  
    5.   就这些方面,严正批评国家和当局  
    6.   “美团、哈罗单车在郑州暂停运营”  
            更多冷帖————
    1.   对比“支部建在连上”惊出一身冷汗  
    2.   对伪善和造作抿嘴一乐——就一个网上段子的述评  
    3.   “检举揭发”一词何以被污名化  
    4.   敢于、善于、高水平开展批评斗争  
    5.   提一个地方政府从银行贷款直接发给百姓的设想  
    6.   就这些方面,严正批评国家和当局  
            其它更多帖————
    1.   做人如大树  
    2.   养老金问题值得探讨  
    3.   做老实人,说老实话,摒弃“党八股”  
    4.   建设各级各地各单位微信群式基层民主,打造我国遥遥领先的先进性  
    5.   破除“专家”“权威”迷信,回归“实践检验”标准  
    6.   社会主义者应当大气磅礴包容团结,当前办合作社办食堂不可取  
    7.   教育发展方向和社会根本出路  
    8.   “躺着不愁吃不愁穿不愁没钱花”,是社会发展方向和大势所趋  
    9.   教育与劳动实践相结合  
    10.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11.   应该是新媳妇怕公婆,而不是公婆怕新媳妇  
    12.   且不忙痛斥国民党军队的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