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货币投放和回笼的比方

洣崽

  
         比方说,有人闲极无事逗狗玩,把小球扔远远的,狗儿蹦跳欢叫着跑过去衔回来,主人拍拍小狗以示鼓励;又把小球扔出去,小狗又衔回来……
         这游戏玩下去要有两个条件,一是人要把球扔出去,二是狗愿意把球叼回来;要是球扔出去狗懒得理,或狗把球衔回来而人不把球扔出去,就玩不下去。
         国家的货币发行与回笼有似于此。在这里,人就相当于政府,要发行的货币就是要扔出去的球,包括国企私企在内的所有企业等生产者就相当于那些充满活力善通人意的狗。
         货币向社会投放出去、发到百姓了,百姓手上有钱了;在市场竞争的经济大环境中,不论国有还是私营企业,争先恐后各显神通提供优质廉价的商品和服务,把钱从社会从百姓手上赚回来;钱到了企业的手上,企业向国家交纳税收、国企还要上交红利,企业为扩大生产、为发展,通过市场方式花钱从政府获得资源授权……货币反复流通又回到政府手上。国家再把钱投放出去,开始新的循环……于是,经济顺畅地运行起来。
         这里,国家把钱发行出去,很重要,及时充分、正确适宜发行货币是国家是政府的责任;企业要把钱赚回来,企业应该有强大的竞争力,能够以优质廉价的商品和服务、按市场经济的规则从社会从百姓手上把钱赚回来,这是企业的生命所在,就好比,敢打能赢是部队的生命、是部队的硬道理,赚钱盈利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的硬道理。
         前面逗狗的游戏,你应该把球远远地扔出去;如果你不把球扔出去,而直接把球给狗,狗再塞给你……这哪还成为游戏?
         同理,国家的货币发行,应该投向百姓投向消费者,而不是直接投向企业,否则只会是无视社会民生的国家与企业之间低级笨拙的自娱自乐,而无法形成生产和消费的运行环路。
         67320160417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是物质大于精神还是精神大于物质  
    2.   建议国家当机立断痛下血本——每生育一孩补贴30万  
    3.   由“大庸古城”投资失败剖析两条货币发行路线  
    4.   “诗和远方”与衣食就业  
    5.   从海南中学高考成绩骄人给出的中考高考招生改革建议  
    6.   新寓言  
            更多冷帖————
    1.   是物质大于精神还是精神大于物质  
    2.   建议国家当机立断痛下血本——每生育一孩补贴30万  
    3.   由“大庸古城”投资失败剖析两条货币发行路线  
    4.   “诗和远方”与衣食就业  
    5.   我国社会经济堵在央行“只进不出”聚敛性金融错误政策  
    6.   新寓言  
            其它更多帖————
    1.   建议实行“员工分红制度”破解国企改革困局;就“员工分红”与网友的切磋  
    2.   有关国企改革实行“员工分红制度”与“老张工”网友的答问  
    3.   就国企改革“员工持股”问题与“中道”网友的切磋  
    4.   把中央精神中央政策教条化神秘化、照抄照搬、僵硬执行,实际上是巧妙怠工,是对中央对事业的不负责任  
    5.   国企改革,应当实行“员工分红制度”而不是“员工持股”(二)  
    6.   国企改革,应当实行“员工分红制度”而不是“员工持股”(一)  
    7.   构建“员工分红”制度——以某校为例,打造学校(或企业)内生发展自主机制的构想  
    8.   赞“数学”网友两个帖子——《在我看来深圳经验只有一个,就是多发钱》和《根据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不应当成为道德标准》  
    9.   实行“员工分红制度”,把民主植根于经济之中,实现国企的华丽转身  
    10.   “小学放学早,如何安顿孩子”的问题  
    11.   简论生产的社会性和个体性  
    12.   《实践论》《矛盾论》像北极星一样指引我国改革发展前进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