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经济领域荒诞“奔跑症”及其诊断医治

洣崽

  
         有一种行军蚁,没有视觉,领头的蚂蚁留下一种物质痕迹让其它蚂蚁嗅出并跟踪。但是当它出现问题的时候,追踪痕迹的蚂蚁可能会形成一个死循环,这些蚂蚁持续转圈奔跑,直到累死。姑且称这种现象为“奔跑症”。
         “115.194.223.*”网友有一个帖子——“建筑大军要不停地盖房,他们的职业才能有保障……。国家走上自由市场经济高速公路后,就停不下来了。”这个帖子特别发人思考,揭示了我国乃至世界的一个荒诞经济现象——当今社会各行各业好像患上“奔跑症”那样,非得不停生产,它才能生存,即使这个行业的市场已经饱和,只要不生产,就没有收入、就开不出工资、就死翘翘。
         要一直奔跑,是不合常理、不合科学和不合自然规律的,这一经济怪相凸显了我国和世界经济理论界的局限和盲区。现在生产力已经相当发达,各行各业,从各种水果到钢铁工业,从鞋袜到汽车制造,从螺钉到手机生产,从餐饮宾馆到轮船铁路高铁航空运输……其市场都普遍已经饱和或接近饱和,难不成为生产而生产?于是,发生大地震、房屋倒塌、城市损毁、损失惨重,建筑业反倒产值飙升、景气起来;疾病流行、传染病大爆发,医疗行业因之一片繁荣;超强台风横扫,玻璃行业因祸得福……相反,不发生地震,天下太平,风调雨顺,许多行业反而萧条。这一现象,是对当前社会架构、经济理论和人类智慧的嘲讽;问题出在哪里?
         根源在我们的金融制度。当前的货币发行,基本上依靠政府开支这一狭窄渠道,“给政府干多少工给多少钱”,即,凡为政府目标和工程付出劳务提供服务和商品的,政府通过发钞予以支付,这样将货币投放出去。当社会经济总规模增长、需要更多货币之际,国家努力地想方设法地制定更多的目标和工程,以便将货币投放出去。但政府合理的目标和工程是有限的,且设置太多的政府目标和工程会与社会民生冲突,因此政府总觉得钱多得花不完、而社会对货币却需求紧张。为此,国家通过“伪发行”的方式予以缓解,即大量向企业贷款,以满足社会对货币的需求;但这种缓解是暂时的,因为贷款毕竟要归还,相当于积累矛盾向后拖延,企业获得贷款,确实促进了生产,但消费者极少受益、依旧匮乏,纵然社会商品丰富,但消费乏力,结果只是加剧生产过剩;企业因销路不畅、产品积压库存造成资金链断裂、无力归还贷款,最终破产倒闭清算,贷款清零,对于国家而言,货币投放出去,但效益低下。这种向企业贷款的货币“伪发行”方式不可取。结果是,社会上货币不足,尤其是消费者手上没钱,无法形成“消费—生产”良性运作的经济环路,经济不景气。
         上述通过政府开支以投放货币、通过向企业贷款进行货币伪投放,这两种货币投放渠道投放方式是狭隘的和不足的,又是落后、作茧自缚、自作聪明和聪明反被聪明误的。
         货币发行要突破过度保守的局面。货币发行应当基于生产力可能而不是仅根据商品和服务的存量。举例子,一家服装厂有一年生产100万套西装的生产能力,但此时仓库中只有30万套的库存,那么,这家服装厂应该根据生产能力而不是根据仓库中的库存来接受订单;国家货币发行同理,假设国家目前商品和服务总值的存量60万亿,但一年有90万亿的生产力,那么一年就应该投放与90万亿相适应的货币,而不是保守地对应于60万亿。
         再者,货币发行更不可只限于政府开支这样一条狭窄渠道。经济增长是全体人民劳动贡献造就的,因此,其相应的货币增发权益应当让人民共享;因此,当社会新增货币时,除了通过政府开支渠道向社会投放外,还应当向人民实行货币福利,尤其是向全国的小孩学生老人和病残失能等纯消费者发放货币福利,以实现货币的科学合理、顺畅高效、合乎道义的投放,拓展货币发行的广阔渠道。
         于是,即使商品和服务总量没有增加,当技术进步自动化水平提高生产力增强、当风调雨顺无灾无难天下太平、当市场已经饱和、当财富被节约,这些社会发展成果也应该通过合理的货币投放顺利地让全社会分享。投放多少?只要不造成严重通胀或在可容忍可接受的通胀范围之内,尽管投放好了。
         当生产能力增长了,国家就应当相应将货币投放到社会消费端;至于消费者手持货币购买不购买商品和服务,那是社会的事、是消费者的事。消费者手持货币而不消费,则节约了资源;消费者花去货币购买商品和服务,则促进了经济运作,反正生产能力摆在那里,能够随时满足货币转化成的购买力。
         根据全社会的财富和生产能力增长而投放货币,并且除政府开支的渠道外,通过货币福利的方式让货币直达纯消费者手上,让人民无障碍地分享发展成果。这样,社会上货币充裕,百姓囊中饱满。医疗行业无需疾病流行、玻璃行业无需台风肆虐、建筑行业不必发生地震灾害……也能平顺闲适地生存发展、积累生产力。一旦有消费需求,潜在生产力可以迅速转化为现实的物质财富和服务。各行各业从此摆脱“奔跑症”,重归健康。
         片面市场经济是不够的。向全国小孩学生老人和病残失能等纯消费者发放货币福利,是社会主义洒向世间的温暖阳光;国家运用金融手段,实行总量充分而恰当的货币发行,充分保障政府合理开支又向人民实行货币福利,这就是践行社会主义;通过贯彻社会主义,经济领域的荒诞“奔跑症”得以彻底医治。
         67320161126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2.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3.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4.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5.   一剂药方  
    6.   美国教育部关张,我国教育部何去何从?  
            更多冷帖————
    1.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2.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3.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4.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5.   当心报应  
    6.   会议民主和微信群式民主  
            其它更多帖————
    1.   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本质上是将百姓创造的、原本属于百姓的、被国家通过货币手段收割的成果,归还百姓  
    2.   防止执掌政权的人民子弟蜕化为权贵阶级  
    3.   国家应当团购性地优价收购国内外创造发明文化艺术的重要成果,向全国发布、免费共享  
    4.   把该海南的给海南、让海南在货币福利的实行中先行先试,开拓海南和全国经济发展的新道路  
    5.   群众的批评斗争是解决各种问题的良药——论民主政治生活建设  
    6.   “权贵阶级”  
    7.   处变不惊,把握机遇,我国可以实现从粗放式低效劣质增长到精工式高效优质增长的转变  
    8.   哪需要打什么“贸易战”,跟它慢慢玩……  
    9.   建设各级各单位民主政治生活,相当于新时代的“支部建在连上”  
    10.   当今世界,可能走得越快死得越快;人类明智之举,应当是放下雄心放慢脚步……  
    11.   五一畅想:一周工作四天,一天工作五小时,每工作七年带薪休假一年……  
    12.   “新高考改革”反思白热化的高考过度竞争,耗损的是国家和社会的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