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经济领域荒诞“奔跑症”及其诊断医治

洣崽

  
         有一种行军蚁,没有视觉,领头的蚂蚁留下一种物质痕迹让其它蚂蚁嗅出并跟踪。但是当它出现问题的时候,追踪痕迹的蚂蚁可能会形成一个死循环,这些蚂蚁持续转圈奔跑,直到累死。姑且称这种现象为“奔跑症”。
         “115.194.223.*”网友有一个帖子——“建筑大军要不停地盖房,他们的职业才能有保障……。国家走上自由市场经济高速公路后,就停不下来了。”这个帖子特别发人思考,揭示了我国乃至世界的一个荒诞经济现象——当今社会各行各业好像患上“奔跑症”那样,非得不停生产,它才能生存,即使这个行业的市场已经饱和,只要不生产,就没有收入、就开不出工资、就死翘翘。
         要一直奔跑,是不合常理、不合科学和不合自然规律的,这一经济怪相凸显了我国和世界经济理论界的局限和盲区。现在生产力已经相当发达,各行各业,从各种水果到钢铁工业,从鞋袜到汽车制造,从螺钉到手机生产,从餐饮宾馆到轮船铁路高铁航空运输……其市场都普遍已经饱和或接近饱和,难不成为生产而生产?于是,发生大地震、房屋倒塌、城市损毁、损失惨重,建筑业反倒产值飙升、景气起来;疾病流行、传染病大爆发,医疗行业因之一片繁荣;超强台风横扫,玻璃行业因祸得福……相反,不发生地震,天下太平,风调雨顺,许多行业反而萧条。这一现象,是对当前社会架构、经济理论和人类智慧的嘲讽;问题出在哪里?
         根源在我们的金融制度。当前的货币发行,基本上依靠政府开支这一狭窄渠道,“给政府干多少工给多少钱”,即,凡为政府目标和工程付出劳务提供服务和商品的,政府通过发钞予以支付,这样将货币投放出去。当社会经济总规模增长、需要更多货币之际,国家努力地想方设法地制定更多的目标和工程,以便将货币投放出去。但政府合理的目标和工程是有限的,且设置太多的政府目标和工程会与社会民生冲突,因此政府总觉得钱多得花不完、而社会对货币却需求紧张。为此,国家通过“伪发行”的方式予以缓解,即大量向企业贷款,以满足社会对货币的需求;但这种缓解是暂时的,因为贷款毕竟要归还,相当于积累矛盾向后拖延,企业获得贷款,确实促进了生产,但消费者极少受益、依旧匮乏,纵然社会商品丰富,但消费乏力,结果只是加剧生产过剩;企业因销路不畅、产品积压库存造成资金链断裂、无力归还贷款,最终破产倒闭清算,贷款清零,对于国家而言,货币投放出去,但效益低下。这种向企业贷款的货币“伪发行”方式不可取。结果是,社会上货币不足,尤其是消费者手上没钱,无法形成“消费—生产”良性运作的经济环路,经济不景气。
         上述通过政府开支以投放货币、通过向企业贷款进行货币伪投放,这两种货币投放渠道投放方式是狭隘的和不足的,又是落后、作茧自缚、自作聪明和聪明反被聪明误的。
         货币发行要突破过度保守的局面。货币发行应当基于生产力可能而不是仅根据商品和服务的存量。举例子,一家服装厂有一年生产100万套西装的生产能力,但此时仓库中只有30万套的库存,那么,这家服装厂应该根据生产能力而不是根据仓库中的库存来接受订单;国家货币发行同理,假设国家目前商品和服务总值的存量60万亿,但一年有90万亿的生产力,那么一年就应该投放与90万亿相适应的货币,而不是保守地对应于60万亿。
         再者,货币发行更不可只限于政府开支这样一条狭窄渠道。经济增长是全体人民劳动贡献造就的,因此,其相应的货币增发权益应当让人民共享;因此,当社会新增货币时,除了通过政府开支渠道向社会投放外,还应当向人民实行货币福利,尤其是向全国的小孩学生老人和病残失能等纯消费者发放货币福利,以实现货币的科学合理、顺畅高效、合乎道义的投放,拓展货币发行的广阔渠道。
         于是,即使商品和服务总量没有增加,当技术进步自动化水平提高生产力增强、当风调雨顺无灾无难天下太平、当市场已经饱和、当财富被节约,这些社会发展成果也应该通过合理的货币投放顺利地让全社会分享。投放多少?只要不造成严重通胀或在可容忍可接受的通胀范围之内,尽管投放好了。
         当生产能力增长了,国家就应当相应将货币投放到社会消费端;至于消费者手持货币购买不购买商品和服务,那是社会的事、是消费者的事。消费者手持货币而不消费,则节约了资源;消费者花去货币购买商品和服务,则促进了经济运作,反正生产能力摆在那里,能够随时满足货币转化成的购买力。
         根据全社会的财富和生产能力增长而投放货币,并且除政府开支的渠道外,通过货币福利的方式让货币直达纯消费者手上,让人民无障碍地分享发展成果。这样,社会上货币充裕,百姓囊中饱满。医疗行业无需疾病流行、玻璃行业无需台风肆虐、建筑行业不必发生地震灾害……也能平顺闲适地生存发展、积累生产力。一旦有消费需求,潜在生产力可以迅速转化为现实的物质财富和服务。各行各业从此摆脱“奔跑症”,重归健康。
         片面市场经济是不够的。向全国小孩学生老人和病残失能等纯消费者发放货币福利,是社会主义洒向世间的温暖阳光;国家运用金融手段,实行总量充分而恰当的货币发行,充分保障政府合理开支又向人民实行货币福利,这就是践行社会主义;通过贯彻社会主义,经济领域的荒诞“奔跑症”得以彻底医治。
         67320161126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725.   实行货币福利,我国当前重大关键的核心战略(五)  
    726.   社团与企业的关系问题  
    727.   就业压力不能成为教育问题的借口和托词  
    728.   实行货币福利,我国当前重大关键的核心战略(六)  
    729.   从货币的前世今生到让百姓共享货币发行的权益(二)  
    730.   实行货币福利,我国当前重大关键的核心战略(七)  

            更多新帖————
    1.   小米加油、智驾加油  
    2.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3.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4.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5.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6.   一剂药方  
            更多冷帖————
    1.   小米加油、智驾加油  
    2.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3.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4.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5.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6.   当心报应  
            其它更多帖————
    1.   再说“湖南取消四大名校招收外地生”  
    2.   湖南取消四大名校招收外地生是正确的  
    3.   初中毕业生读高中读职校的分流做法是不对的  
    4.   盘点我国古代曾经深陷和当前陷入的误区  
    5.   把仇日当成爱国、以仇日情绪自得,是错误的  
    6.   英语高烧及其苛刻高考,对我国教育形成了严重的贻误和伤害  
    7.   闲扯,从古代“举孝廉”、当下考试制度,到实践选拔  
    8.   就业压力不能成为教育问题的借口和托词  
    9.   今日中国的贪腐现象,不算什么事  
    10.   话说“精英治国”  
    11.   人民路线和“精英”路线  
    12.   最难得的是实事求是和从实际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