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对我国硕士博士研究生制度的质疑和改进

洣崽

  
         我国硕士、博士等研究生教育制度,值得质疑和改进。
         这些制度从西方欧美移植而来,借鉴引进也无不可;只是我国的顶层“专家”们,缺少主心骨、没有独立自主的意志和首创精神、没有质疑的科学勇气,只知一味膜拜照抄西方。设置这么些层级,什么意思?在历史上大概有它一定的必要和意义,但设计者可能不无借此以垄断维护其学界地位及相应利益的私心吧。
         现在是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这些层级的设置及其相应的考试、繁琐的程序,逐渐构成教育大众化的障碍。当时代进步国家有条件提供、人们有意愿接受进一步继续教育的时候,为什么非要考来考去、人为设置阻挡的门槛?什么是研究生教育?无非就是继续教育嘛。并且,这些层级与学术实力并不必然对应,因为真正的学术实力主要是源自实践而不是在学院里面的听课,学术实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见高下、而不是坐而论道的评判所能评个高低、更不是书面考试能考出来的,因此尽管硕士博士院士的评审也可能很认真很严格,但在脱离实践的情境下要做到准确也是力不从心的,因此,层级认定,不可避免地存在虚伪、走过场和名实不符。故此,硕士、博士制度,与实际情况渐行渐远,越来越趋向形式主义、徒有虚名,挂有硕士博士头衔者,未必能解决实际问题;能解决实际问题、有真知灼见远见卓识的人们,反而常常没有头衔。
         在过去生产力低下、教育资源稀缺的时代,通过设置层级的方式选拔少量的精英以接受高端教育,有一定历史合理性;当代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生产过剩、信息技术先进,教育资源已经不再稀缺,有条件实现大众化教育的时候,还固守这些过时的层级制度,就是错误的了。
         怎么改革硕士博士研究生制度?也不是简单废除。而是从现实出发,降低、放宽或去除百姓接受继续教育的门槛,一个成年公民工作若干年以后,只要愿意,无需考试,就应当可以且鼓励其接受继续教育;经历了若干年实际工作且接受继续教育一定年限,不问其它,直接授予其硕士、博士之类的资格好了。脱去神秘光环,让这些资格实事求是地适应时代、实现大众化。
         既然在真正实力的认定方面无能为力,就不要虚张声势装模作样了;让我们实事求是地认识硕士博士的层级,这些层级,无非就是学历年限的证明;就好像学校的年级,你五年级他八年级,只是说明你已经就读5年、8年而已,并不完全反映你的学识、能力、聪明程度。真正的势力、真正的作为、真正的贡献,让人们在实践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用事实去证明好了。
         67320150102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537.   在世界语言走向大同的事业中,是汉语而不是英语,能担当起历史的责任  
    538.   教育部最逗  
    539.   英语高烧及其苛刻高考,对我国教育形成了严重的贻误和伤害  
    540.   房子盖好了,也还要清理打扫、整治维护  
    541.   我国对英语的强调是过头了的  
    542.   培训、考核、评估……少来这套形式主义扰民之举  

            更多新帖————
    1.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2.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3.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4.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5.   一剂药方  
    6.   美国教育部关张,我国教育部何去何从?  
            更多冷帖————
    1.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2.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3.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4.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5.   当心报应  
    6.   会议民主和微信群式民主  
            其它更多帖————
    1.   对国家金融“核销银行坏账呆账”的述评  
    2.   发挥社会主义优势,建设我国领先于世界的人民幸福生活  
    3.   我国当前货币发行三渠道伪而不实,造成社会和经济的混沌乱象  
    4.   中国经济,应当对央行“打土豪”  
    5.   高考和考研考公如火如荼,没有超出封建帝王科举套路  
    6.   美国的出路在于国债清零,但需要一场脱胎换骨  
    7.   “公务员财产公示”可能不是根治贪腐的良方  
    8.   不是把贪腐者当仇敌,而是当病人  
    9.   教育以甄别选拔人才为己任,是越俎代庖的错误  
    10.   虚与实,及理论务虚  
    11.   严重内卷,说明社会主义缺位  
    12.   在生产过剩时代要求政府“过紧日子”,不伦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