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应该改“扶贫”思想为“还债”或“分红”思想……
洣崽
《透视扶贫怪象,“躺着奔小康”折射啥?》一文说,“少数贫困户……被国家的好政策养得‘浑身不舒服’,不如意就去找政府‘碰瓷’;有少数贫困户对来家里帮扶的干部很麻木……”反映我国当前的“扶贫”走入了误区。过去,光明和进步的事业,百姓倾家荡产砍头牺牲也跟你走;现在,施以恩惠却不领情,是不是应该反思我们的路线和政策?
“扶贫”不可取。从思想层面看,“扶贫”是居高临下,是单方面施予,有志的百姓不屑取,先进的政府不应为。从执行层面看,是否贫困难以甄别、没有明确显然的客观标准,难以实施、工作效率低下、实行成本高昂;在实施中往往引发矛盾;相应资金和财物流程漫长、运行不畅、难以监管,预留贪腐的机会和端口。扶贫不是实现公平及社会和谐的有效和合理方式。
“精准扶贫”同样不妥。“精准扶贫”具有以上弊端;此外,“精准”之意,意味受益面的缩小,意味着准贫困群体的愿望和诉求被忽略。“精准扶贫”是漂亮语言包装下成本极高、效率低下、难以操作、滋生贪腐、漠视多数、推卸担当、华而不实的一定程度的政治秀,无风起浪在人民中引发矛盾,是对基层常态行政工作的严重冲击和扰动。
应该改“扶贫”思想为“还债”思想。谁欠债?政府和国家;还谁的债?还人民的债;还什么债?人民长期以来支持国家、拥护政府、付出巨大的劳动和牺牲,特别是,人民把自己天赋的一份资源让渡给国家,成就了国家的统一整合、顺应了社会化大生产、创生了强大的生产力,百姓在国家这个“无限责任公司”是拥有原始股份的——因此,国家有责任回馈人民;“还债”,是国家和政府把欠于百姓的还给百姓,有欠有还,体现了国家和政府的诚信,尊重了百姓的尊严。怎么还债?在现代社会,以金融货币手段实现社会目标,最为简洁、便利、科学和高效。实行货币福利,让百姓享有他们本该享有的一份权益,百姓的贫困程度会大为缓解、甚至基本消除,百姓自我发展能力增强。国家如同一家超级“无限责任公司”,百姓对之相当于是拥有原始股份的;既然有“原始股份”,当国家经营良好、成就巨大甚至生产过剩之际,百姓有权从国家获得一份分红。如果“还债”一词不贴切,可以称为“分红”思想。
与其扶贫和“精准扶贫”,不如向人民普遍常态地实行货币福利。货币福利是把百姓应得的给予百姓,百姓获得自己的应有权益,获得者不失尊严和体面;而“扶贫”方式,凸显接受者的尴尬、难为情、没面子与惭愧。货币福利的实施标准客观,极为简易,无需复杂的甄别,减少了基层干部的浩繁工作,避免了对基层干部在此过程中的贪腐违法诱惑,避免了复杂甄别过程中社会矛盾的发生。货币福利受益面最广,兼顾了准贫困群体和普通人群,而真正的贫困群体受益最大。货币福利不刻意扶贫,却能收到“精准扶贫”的最好效果。
不实行货币福利而搞“扶贫”或“精准扶贫”,是敲边鼓和药不对症,相当于一方面对百姓欠债不还,一方面又唱扶贫高调,是虚伪和矛盾的,不合乎世态人情,不符合客观经济规律,可能还夹杂小恩小惠沽名钓誉之类的政治投机不纯成份。向人民实行货币福利是当前可行、应行和必行的政治经济重大策略,在这样一个要害问题上迟钝麻木、昏聩短视、贻误拖沓、推诿迁延,意味着巨大而严重的错误,这样的策略错误,不是“扶贫”“精准扶贫”小仁小义、小恩小惠能弥补的。
当局有言:“中国实现经济增长还有很多‘好牌’可打”,确实如此,好牌有很多张;但一时一地,只有一张牌是最好、最合适的。当前社会经济领域,有哪一张牌比实行货币福利更好?不实行货币福利,你的出牌好在哪里?为什么有好牌不打,老打臭牌、错牌呢?一定要让好牌烂在手上吗?
改变思路,实行货币福利,向纯消费者发放货币福利,不言扶贫而真扶贫,不言为人民服务而真为人民服务;用金融货币手段,综合高效、高屋建瓴地解决问题,如甘霖普降、又如直达根部的精准滴灌。
67320161115
此帖获赞: 0 被踩:0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