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实行“重叠”“过饱和”就业和“轮休”,实现充分就业的建议

洣崽

   (一)
         就业问题是我国和世界普遍的、最让人忧心纠结的事情,就业困难是明显的事实。就业问题就是吃饭问题;解决就业是最大的善政。
         (二)
         什么原因造成了就业的困难?事实上,正是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导致了就业困难,成为引发就业问题的诱因。
         略举几例。
         以前家家户户女子纺纱、织布、纳鞋底、缝缝补补,一家人得以穿暖,现在有纺纱机、织布机、缝纫机,有了现代化的大生产、大流通,于是,每家每户女子的这份岗位实际上取消了、消失了;又比如,原来一个码头,依靠人们肩挑背驮的方式装船卸货,需要几千个人手,现在采用了大型龙门吊,轻轻操作手柄,就可以吊起几十吨上百吨的货箱,整个码头只需要一两百人就足够了;社会上原来需要无数脚夫、轿夫、纤夫,这些为数巨大的工作岗位,现在都因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运输技术而消失;我国种地,原来需要8亿农民,尚且起早贪黑、勉强糊口,现在因为农业机械的使用、农业科技的进步、农业生产关系的调整改善,尽管农村人口大量外出,农业生产仍然是有余裕的;当年全民炼钢,全国全年产量也才1000万吨,短短几十年后,现在一家大型钢企年产钢就达到几千万吨,即使大力压缩钢铁产能,全国年产仍达到约10亿吨……
         无需更多的例子,我们通过自身的感受,能体察到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生产效率的飞升。生产力巨大发展带来了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减少了就业岗位,在现代化大生产,在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等现代技术条件下,创造那样物质财富和提供那样服务,已经不需要那么多人手、不需要那么多人工劳动了。一方面是社会财富的充裕,另一方面是就业岗位的减少,成为当代社会的两个事实。
         (三)
         面对这一尴尬局面,怎么解?总不能倒退回生产力低下、科技落后的时代去;那么,有这样几种应对方式:
         一种是我们现实社会的。就业岗位稀缺,那我们就争呗、抢呗,通过考试、通过竞争、通过明规则、通过潜规则、通过走后门、通过关系等等各显神通,谁争取到了就业岗位、尤其是高端岗位,谁就昂首阔步趾高气扬能过好日子;没能争取到好岗位、甚至没岗位,那是你没本事,活该你受穷、难受。于是乎人人奋勇争先、艰难打拼、早起晚睡、压力山大、殚精竭虑、勾心斗角、紧张兮兮、忧心忡忡,使出浑身解数……但岗位有限而且减少,是客观的事实。直把这财富充裕的现代社会,弄得乌烟瘴气。这种现状是对人类智慧的嘲讽,好比横拿着竹竿进不了城门洞,还好比是一手狠命地捏着自己的命根、又痛得满地打滚大声呼喊救命。
         第二种。既然社会财富已经充裕,为什么不让全社会共享?就业岗位稀缺和减少,那是好事啊,那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啊。就让一部分人工作好了,由于他们的能力、运气,他们获得了工作岗位,他们有较高收入,他们过上较高水平的生活是正常的、应该的。越来越多没有获得工作岗位的人们,责任不在他们,而是他们的福气;国家无条件给他们发放货币福利好了。不要说什么“印钞票不能当饭吃”,充裕的社会财富已经是客观的存在,钞票是社会财富的映射;生产力已经发达高涨,发行钞票是有物质依据的。直接向没有工作岗位的人们发放一份基本的维持生活的货币福利,他们用这份福利购买自己所需的商品和服务。不要认为他们占了便宜,其实这份货币福利是他们让渡自己那份资源和岗位的回报。这样,工作的人们收入较高,没有工作的人们也能享有发展的成果、维持生活,因而气定神闲。
         第三种。上述第二种方式,无工作的人们获得货币福利;但,这样的做法对他们是不公平的、痛苦的、难以接受的。因为“劳动是人生活的第一需要”,人们不只是从劳动中获取生活所需的基本物质条件,还在劳动中排遣空虚无聊,感受自身的存在、力量和价值,保持内心的宁静;在劳动中了解自己发展自己、发掘自身的潜能、增进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通过劳动了解社会认识世界,通过劳动融入群体,通过劳动赢得地位和敬重。脱离了劳动,人们就像失水的草木一样黯然枯萎。因此,负责任的、智慧的做法,应该是努力为他们创设工作的机会,他们是不愿意白要货币福利的。但就业岗位稀缺且日益减少是事实所在,怎么办?国家应当逐步地循序渐进地实施“重叠”“过饱和”“轮休制”就业了。
         (四)
         什么是“重叠”“过饱和”“轮休制”就业?比如某单位有100个工作岗位,以前100个人上班,现在招纳115个员工,每年安排八分之一即大约15位员工带薪轮休,相当于员工每工作7年就带薪轮休1年;又比如原来一天工作8小时,现在调整为一天工作9小时,9小时分成两班,每班5小时,中间一小时用于衔接,即每人只上5小时(半天)的班,工作岗位多出一倍,让更多人共享;还比如,现在一周工作五天,今后改为一周工作六天,但员工分为两班,每班3天,两班轮流,这样工作岗位又增加一倍。
         通过缩短员工工作时间、减少员工工作日,通过实行员工工作半天休息半天、工作半周休息半周、工作若干年轮休一年的制度——这样,就业岗位所需人数将多倍地增加,让有限的工作岗位得以共享,以实现充分就业。
         这将极大减轻劳动者的工作强度、成倍地造就熟练人手、蓄积生产潜力,极大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体验,营造和缓的社会氛围,推进和谐社会的到来。
         当然,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以上措施中,调整幅度较小、国家能够承受的,可能是每工作7年带薪休假1年的福利制度。就先从这一项开始吧。
         (五)
         对此,会有质疑——企业总是倾向谋利的、想要千方百计压低生产成本尤其是劳动力成本的,哪个老板愿意多招冗余的员工?
         首先要说,现在世界普遍实行的8小时工作制,在一百几十年前同样没有哪个资本家愿意实行的;经过工人阶级的长期斗争和争取,现在毕竟成了现实。有什么理由认为“重叠”“过饱和”就业和“轮休”就一定不可行呢?现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文明今非昔比,改革和进步日新月异,特别地——我国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社会制度的进步,更有条件了。
         这是替企业老板们多虑了,制度进步的成本没有必要加在他们身上,这种成本通过科技进步、社会整合而完全消纳,而老板们将是新劳动制度的受益者;国家通过“货币投放”政策实现这一崭新制度。
         新制度的实施,不必老板们出血。随着生产力增长、社会财富及商品和服务的增加,国家应天顺时新增货币,新增货币总要寻找适当渠道投放社会,于是国家立法规定:凡实施重叠过饱和就业、安排员工轮休达到了国家相应要求的企业和单位,向政府劳动部门提出申请,经验收核实,国家向该企业或单位打入相应款项。也就是,这笔钱表面上由企业或单位发,事实上是政府给的。人们肯定愿意趋向于到有这种福利的企业或单位上班,这给不实施新型劳动制度的企业和单位带来很大压力,况且这笔钱本就是由国家给的,企业和单位何乐而不为?逐渐地,经过一段不太长的时期,所有的用人单位都实施这种“过饱和就业和员工轮休”了。
         竹竿虽长,城门洞是可以过去的,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国家机器在手,货币发行权在握,有强大坚实的生产力做后盾,实行合乎人民意愿、增进人民利益、符合经济规律的善政,是能够成功的。
         (六)
         总之,生产力发展科技进步是就业问题的诱因,现行经济制度社会制度的不尽合理与不尽完善,是造成就业问题的真正推手。改革当前不合理的经济制度社会制度,与时俱进创设与发达生产力相适应的先进经济制度社会制度,就业问题是能够解决的。
         给全国的小孩、学生、老人、病残失能等纯消费者,发放货币福利;实行“重叠”“过饱和”“轮休制”,向合格执行新劳动制度的企业投放货币,创建分享工作岗位的社会新制度。
         这,才是真正和彻底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道路和方向。那时候,我们就豪迈地构建起了人类社会最先进的社会和经济制度。
         67320140611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038.   有关“话说海南发展,把该海南的给海南”的网友答问  
    1039.   话说领袖和权威  
    1040.   国家土地使用期限制度是必要的,“自动续期”是对国家土地所有权的架空,是明显的违宪  
    1041.   共产主义已经不太遥远  
    1042.   不实行“员工分红制度”,无以激发和释放企业内在动力,无以构建先进的企业制度  
    1043.   中美可以是“夫妻”;中国陪美国玩贸易战,或不是最佳策略  

            更多新帖————
    1.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让“批评和自我批评”落地生根  
    2.   翟东升教授提了一个错误和有害的发钱方案  
    3.   从“支持刚需”破局,构建货币发行的畅通渠道  
    4.   再谈“每孩补贴三十万”  
    5.   粪土清北  
    6.   扯一扯“5C教育法则及核心素养”  
            更多冷帖————
    1.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让“批评和自我批评”落地生根  
    2.   翟东升教授提了一个错误和有害的发钱方案  
    3.   试论高考、高考改革和就业问题  
    4.   真正“党的领导”,不是发号施令是重心下移沉入群众  
    5.   党的领导胜过政治强人  
    6.   “诗和远方”与衣食就业  
            其它更多帖————
    1.   占有聚敛夸耀财富已经不合时宜不宜鼓励;保障普通者,节制超级资产者,张扬杰出贡献者  
    2.   “公”与“私”对立统一、相反相成,无所谓谁是谁非  
    3.   不实行“员工分红制度”,无以激发和释放企业内在动力,无以构建先进的企业制度  
    4.   为民企讴歌,为国企指路  
    5.   我国民营经济已经纳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经济序列,对民营经济另眼相看是愚昧狭隘的关门主义  
    6.   不看广告看疗效、拒绝泛泛空谈——话说教育改革发展的“九个坚持”  
    7.   话说保护私产、节制资本和财产继承权及监督批评斗争永不懈怠  
    8.   消灭私有制,保护合法私产  
    9.   对“第十阶层1”网友的“未消灭私有制之前,就认为实现了共产主义……”跟帖的回复  
    10.   “消灭私有制”与“保护合法私产”是自洽不冲突的  
    11.   共产主义已经不太遥远  
    12.   国家土地使用期限制度是必要的,“自动续期”是对国家土地所有权的架空,是明显的违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