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共产主义已不神秘,也不遥远

洣崽

  
         一
         共产主义已不神秘也不遥远,其萌芽已经在我们生活中潜生暗长、已经在世界范围悄然成长。共产主义将出现在人间,而不是悬浮在天国永远不可企及。
         人类借助货币的手段,已经部分地有限地实现了各取所需——比如,你来到超市,在你钱额的范围内,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想买多少就买多少,就是按需分配的萌芽。凭着人类的智慧,借助货币的手段,以货币为桥梁,人类巧妙地解决了各取所需的难题——在钱额的范围内,在全国甚至全世界,只要是社会或市场能提供的合法合理的商品和服务,大家就各取所需吧。
         二
         香港是典型的资本主义,但是最最重要的资源(或称生产资料)即土地,宏观上是由政府掌控的,政府掌控整合规划后再有序地有期限有规则地配置给企业或个人。政府掌控资源,意味着什么?在很大的意义上,这就是公有、就是共产。正因为政府集中掌控最重要的资源,所以香港能整合成强大的生产力,能够给百姓提供日益丰富的福利——以香港为代表,公有和共产的成份事实上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并且在成长之中。
         不要片面地教条地僵硬地理解公有和共产,不要以为公有共产与企业个体占有并具体经营之间是截然对立的。一方面国家确实有必要在宏观上对全国一切资源实行公有共产以实现高度整合;另一方面国家不可能事必躬亲地对每一份资源每一个细节进行具体细致精细的直接操控,否则将陷于疲于奔命、捉襟见肘、漏洞百出的窘境,必然损害企业和个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侵害企业和个体的自主权、抑制微观层面的经济繁荣,因此在占有资源并统筹规划统一整合之后,及时地适宜地将资源配置给企业和个体进行微观具体灵活的经营打理——是国家自身的需要。即,公有共产和企业个体具体直接占有并自主经营这两者其实并不截然对立,而是彼此需要和互补的。国家宏观地占有一切资源,统筹规划统一整合后又及时适当地将资源配置给企业和个体,既统筹协调,又充分发挥企业和个体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于是,公有共产和私人积极性的矛盾就这样立体地解决了,如同飞机在天上,行人和汽车在地面,两不相扰,并且互相促进互相补充。
         公有和共产,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萌芽及枝条,在世界各地和各国,从繁荣的香港到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英美法德日,都在现实中不同程度存在着,而且今后将继续增长。我国应当惕厉自强、应当有紧迫感,否则,成功建设起社会主义和初级共产主义的,可能不是中国,反倒可能是美国、或英德瑞法日?
         三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意气风发地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由国家占有一切资源(最主要和重要的是土地资源),这是划时代的伟大进步,正是统一占有,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割据混战分裂内耗的历史,为整合创生强大生产力,创造了前提和条件;但遗憾的是未能将整合后的资源及时适宜地二度配置给企业和个体、授予它们对资源的有限占有权以实现具体灵活的开发和经营,未能尊重和因势利导地发挥企业和个体追求利益的天性,未能发掘企业和个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企业和个体普遍缺乏活力,阻碍了微观经济的繁荣。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审时度势实事求是,实行以农村土地承包为典型的社会改革,企业、个体和人们具体直接地拥有一份资源,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世界瞩目。但是,不能走过头,不能放弃底线,不能走永久瓜分的绝对私有化道路,不能损害国家对资源在宏观终极层面的无条件占有,不能损害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的根基,必须为将来的继续整合预留必要的条件。另外,国家统一占有资源,国家通过货币发行,巧妙、神奇、偷天换日般地占有了社会财富,从源头上实现了对社会财富的掌控;通过货币增发、财政税收和资源配置等手段,国家获得巨大收入。在除去国家运行的必需成本并且预留足够余地后,国家仍有天量盈余;国家应当以货币福利的形式回馈人民,即,实行了共产,不能忽略分享,没有分享的共产,是一种掠夺和欺骗。
         四
         共产主义并不排斥货币,并非共产主义一定不使用货币,或者说使用货币就一定不是共产主义。相反,货币方式是达至共产主义的桥梁和隧道,正是借助货币,巧妙解决了“各取所需”的难题。以后的货币将只是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一串数字,不成为携带的包袱,一点也不会增加人们的不便。货币的命运,好比人类的盲肠,早期是必不可少的,进化到后来,已经不再有明显的作用,但还默默地长期存在着。在经济运作中,货币与经济事物如影随形;人类尚且能容忍盲肠的存在,你也不会介意你有影子,人们有必要对共产主义社会货币的存在耿耿于怀?
         当代中国和世界的生产力,空前地进步了;正在迈进一个供过于求、生产过剩的新时代。如果我国政府和世界各国政府,能够有高度的自觉性、政治觉悟和经济智慧,明智地以货币福利的方式调剂社会财富和回馈社会,我国人民的贫困和世界的匮乏,将不复存在。人类社会先是实现生活物质文化用品的量的满足,然后趋向商品和服务质的提高,又从追求生活必需品的阶段提升到追求发展的阶段,再后来,人类觉悟不断进步,人们将主动自觉地节制消费以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争取人类的永续和可持续发展。
         生产力继续进步和增长,整个社会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的能力客观地增长着,国家合乎情理地新增货币,这新增的货币主要以货币福利的方式向社会投放,相当于增加人们的消费授权;但逐渐地,人们的消费需求已然饱和,该买的买了,该更新的更新了,更重要的是,人们的觉悟提高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崇尚低碳环保绿色节能的生活,即使手头有钱也都自觉节省节俭;人们手上的钱多起来,多到没必要花、花不完的程度……于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悄然实现。
         五
         “共产”和“私有”对立统一,相互需要、彼此互补。
         简明地说,国家在宏观、战略、终极层面,对一切资源实行占有,就是“公有”“共产”;国家将整合后的资源有序配置下去,就是“私有”,“私有”是在微观层面,是具体的、有限的、是服从于宏观大框架的。“共产”有利于减少内耗、有利于统筹协调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私有”有利于发挥微观个体积极性;两者并行不悖,共同创造强大生产力,创生巨大剩余价值。
         在通往共产主义的进程中,特别重要特别关键的是,需要我国政府和各国政府能有足够的自觉性和政治觉悟及经济智慧,将“公有”“共产”统筹整合所形成的巨大盈余,以货币福利的方式回馈百姓,以团结人民鼓舞人民让人民看到前途和希望,形成共产主义运动和事业的良性循环。
         六
         很长时期,我们只能遥望共产主义的美好前景,万般努力却可望不可即。我们如同在漫长黑暗的隧道中摸索,不知方向,高低不平,坑坑洼洼,岔道众多;不知道出口在哪,我们跌跌撞撞……无奈,我们沉重得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实现是遥远的,我国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未料我国和世界生产力如此迅猛增长,短短几十年,告别短缺型经济,显然地进入生产过剩的人类新时代。世界各国、尤其是我国,国有资产和国有权益占相当份量或很大份量,这一事实,确定无疑地,就是“公有”和“共产”;这些已经存在的“共产”成份,已经创生了巨大剩余价值。
         当国家恍然大悟向人民实行货币福利,借助金融手段,将“国有”“共产”所产生的剩余价值让人民分享,向全国的小孩学生老人和病残失能等纯消费者倾斜、每人每月向他们发放货币福利,对我国人民是多么巨大的鼓舞;由此开始,将形成“共产”和人民利益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进一步加速“国有”“共产”进程,推动我国一切资源的更高程度统一整合,创生更强大更先进的生产力……
         于是共产主义新时代的大门轰然打开——原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近在咫尺。
         七
         我国可以下一盘中国和世界的宏大好棋。
         我们的目标,既要可行、又应当高于现实,要足以鼓舞人心,要鼓励人民“跳起来摘桃子”。“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人民需要高扬的目标引领,才能激发内在的豪情和潜能,创造世间的奇迹。
         对于现在的我国,“民族复兴”定位失于浅近狭隘。我国和世界进入人类历史的新阶段,世界交往日益紧密,全球化是世界潮流;我国应当与时俱进地提出新的奋斗目标。时至今日,“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不再是渺茫空洞不着边际,而越来越真切具体了。
         我国的优势条件日益增长和明显,不可妄自菲薄。我国已经找到一条成功发展道路。我国既可以立足自身建设富强先进国家,又能够为世界进步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
         创建先进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为我国人民创造世界先进水平的福利,团结全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引领世界发展方向,世界各国百川归海,我中国谦虚谨慎……可以下一盘中国和世界的宏大好棋。
         神秘和朦胧逐渐消散,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轮廓及其细节,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67320161011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小米加油、智驾加油  
    2.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3.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4.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5.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6.   一剂药方  
            更多冷帖————
    784.   岁月静好表象下潜在着严重严峻的形势  
    785.   赞扬“12岁考上浙大”湛江女生陈舒音的优秀;建议其先休养生息、休学两三年再说  
    786.   把领袖和各级领导置于批评帮助的炉膛而不是供奉在神位上  
    787.   防止执掌政权的人民子弟蜕化为权贵阶级  
    788.   千言万语说不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  
    789.   做老实人,说老实话,摒弃“党八股”  
            其它更多帖————
    1.   教育向何处去?  
    2.   打造全国学子羡慕、其它省市仿效的海南教育  
    3.   对普京“再次批判列宁与布尔什维克”的述评  
    4.   “牧童放牛”与“实施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关系  
    5.   海南教育向何处去?  
    6.   破除“名校”迷信  
    7.   足球⚽️ 上不去,​问题在教育  
    8.   《彭德怀自述•童、少年的遭遇》让人泪目  
    9.   2021年经济数据分析  
    10.   北京大学李玲教授对于医疗市场化的批评不可取  
    11.   就任泽平建议问题与朋友的讨论  
    12.   赞同任泽平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