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热爱高考,就要珍惜高考

洣崽

  
         一
         热爱高考,
         就要珍惜高考,
         就不要于高考高烧之际炒作高考,
         就要医治高考、改进高考,
         就要发扬群众路线,真实而不虚伪地诚恳谦虚地从全体人民中征集新的教育改革方案和高考改革方案,一如新中国之初向全国征集国旗、国歌、国徽方案那样。
         什么时候我们不怎么在意高考,中国教育、中国高考就理顺了。
         二
         在人流拥堵甚至引发踩踏的场所,大家自顾自地奋力拼抢、要挤出生路来;这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挤出来之后津津乐道、以此为荣、并且维护和赞颂这种拥挤踩踏,就不好了;大部分则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各奔自己锦绣前程,而很少有人批评批判这种拥挤踩踏道路设计的不当、更少有人努力奋斗将其改造的。当场当时的人无暇无力于批评与改善,出场事后的人不复回头无心无意于批评与改善,于是,年复一年,一代一代,继续拥挤踩踏、折腾内卷,而见多不怪、习以为常。
         三
         挤过车的,应该懂得挤车人的苦,何况事实上很多车厢运力在浪费闲置,所以应当加挂车厢、增开车次;每个人发一张全程车票,实现应乘尽乘,也是客观上可以做到的、而无需拥挤和不再那样拥挤。
         四
         为人父母者,应当因循自然、应当遵循教育的节奏和规律。不赞同在孩子教育上过早过度开发,没必要急匆匆把成年人的焦虑传递到孩子身上;不要被社会焦虑所驱使,受不劳而获和人上人思想的蛊惑,出于炽热的功利心,把孩子早早怂恿上应试恶拼的歧途。
         将来的中国,只要还坚持社会主义的初心和道路,就必定趋向普遍就业。教育方面,国家保底地无论贤愚为每位国人提供小学初中高中教育、大学教育、成人后终身继续教育——这样全流程教育;每位国人享有教育权益,就像享受阳光、空气、天空一样平常。而不必早早把孩子投入比拼的熔炉。
         五
         中国教育如火如荼、中国高考炽热高烧。脖颈的硕大囊肿,不是骄傲和威武,是病。奥,说错了,脖颈的硕大囊肿,不是病,是骄傲和威武。
         67320230609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546.   “教育产业化”有利于还是不利于教育发展、人民利益?  
    547.   义务教育禁“营利性民办”,是乱弹琴  
    548.   把生产过剩演变为焦虑、担忧、贫困、压力山大和经济危机,人类应该被自己的尿憋死  
    549.   海南不但可以是自贸港;更应以教育见长、成为让人仰慕向往的织梦岛  
    550.   将来的学校体制可能是这样的——  
    551.   降要求、缩年限、减分值,英语可以且只能这样保留在教育和高考中  

            更多新帖————
    1.   对“我国政府债务总额92万亿”和“今年安排1000亿育儿补贴”述评  
    2.   国家清偿地方债是对的  
    3.   教育是我国各行各业中最烂的  
    4.   与其在海南实行“自贸港”,不如……  
    5.   毛泽东引燃中国  
    6.   达到这几个小目标,共产主义在我国就初步实现  
            更多冷帖————
    1.   对“我国政府债务总额92万亿”和“今年安排1000亿育儿补贴”述评  
    2.   国家清偿地方债是对的  
    3.   教育是我国各行各业中最烂的  
    4.   与其在海南实行“自贸港”,不如……  
    5.   毛泽东引燃中国  
    6.   达到这几个小目标,共产主义在我国就初步实现  
            其它更多帖————
    1.   国家应该把年轻人的就业包起来  
    2.   实行“过饱和重叠就业和轮休”,在大格局下彻底解决就业问题  
    3.   实行“重叠”“过饱和”就业和“轮休”,实现充分就业的建议  
    4.   人的终极不得已武器——“破坏性资源”  
    5.   群众要的不是“扶贫”  
    6.   生态脆弱地区百姓不破坏生态,就是对国家的极大贡献  
    7.   生产过剩时代的“贫困”问题  
    8.   天干物燥容易引发漫天大火  
    9.   “天啊,下一场透雨吧!” “不,要精准滴灌”  
    10.   应该改“扶贫”思想为“还债”或“分红”思想……  
    11.   “毕节四兄妹”事件发生的经济根源  
    12.   “扶贫”“精准扶贫”不是社会经济发展最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