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展望我国未来高考——

洣崽

  
         展望我国未来高考——
         高考将继续存在。
         我国当前既有的几千所高校,由于长期以来的扩招,已经形成庞大的招生规模,再由于我国人口出生率急降,大量高校在可预计的若干年后,将出现显著的生源不足、高校教育资源闲置;
         “大学不是适合所有人”、“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上大学”之类说法是错误的。大学不是单调得只剩高等数学、理论物理,大学文化和蕴含如此丰富广泛,不单单学霸类学生,普通学生、每个人、包括学困生,也都可以从大学浩如烟海的广博蕴藏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内容得到进步、从良好的大学环境氛围中受到感染和教益。大学相当于人生和社会的凉亭或加油站;人们可以选择不上大学,但不能剥夺人们上大学提高自己的机会。届时,上大学成为我国每位国民的基本权益,国家不再以考试把自己国民排除在大学教育之外;
         顺应人民意愿、国家保底式地实行高考生普遍入学将水到渠成,​高考成绩最差者也将获得进入大学的机会;
         成绩优秀者,只要总成绩进入前5%(或某个合理比例),即使不是非常顶尖,只要运气足够好,就可以就读全国顶尖名校的心仪专业。因为国家摒弃过去那种僵硬绝对的“择优录取”模式、而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由于上述的对底部实行保底式普遍升大学,对顶部则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淡化钝化尖端竞争,因而高考选拔性大为降低,脱去过去言过其实的“为国家选拔人才”重负、而实事求是地只是担当“人才粗筛”的角色;
         相应地,高考题无需像现在这样高难、无需这样苛刻的高区分度,高考命题得以回归基础、回归简易。甚至,高考各科目可以从容、细致、精雕细琢、年复一年长期打磨、高质量地构建各自高考题库,考前一年把题目及答案向社会公开发布,高考题就出自题库,只是稍稍改变题序及条件参数即可,从此高考不再那么神秘、繁难、高利害,而趋向于类似驾考科一科四这样;
         高考选拔性意义降低,但高考对于基础教育的验收、检阅、指导、引领和激励的积极意义将凸显出来。
         67320230609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我国强调安检没什么不对;不要总想着替国家省钱  
    2.   歌曲《没出息》与“分钱发钱”思想的契合  
    3.   平稳和连续的智慧  
    4.   基层民主建设中的难题与破解  
    5.   不抱幻想、不怨天尤人  
    6.   令人唏嘘发人深省——我国上世纪90年代下岗倒闭潮  
            更多冷帖————
    1.   我国强调安检没什么不对;不要总想着替国家省钱  
    2.   歌曲《没出息》与“分钱发钱”思想的契合  
    3.   不抱幻想、不怨天尤人  
    4.   基层民主建设中的难题与破解  
    5.   平稳和连续的智慧  
    6.   令人唏嘘发人深省——我国上世纪90年代下岗倒闭潮  
            其它更多帖————
    1.   变推进过程为收割成果,建议国家以高价收购推进科研创新伟大时代的到来  
    2.   实行“一年两次式民主政治生活”,是对社会政治的一剂良药,或可带来巨大推动  
    3.   建设高水平安全保障的幸福社会,关键不在于为权贵富豪们锦上添花、在于社会底层过上宽裕尊严和有保障的生活  
    4.   建议国家团购或批发式地购买本国及世界的主要重要文化成果,全国百姓免费共享  
    5.   国家有能力有责任向百姓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服务和福利  
    6.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应当收回和掌控货币发行权,率先试行货币福利  
    7.   清北应该站高看远、超越对“过度掐尖”的留恋依赖和沾沾自喜,自觉主动明智地放弃“过度掐尖”特权  
    8.   把“领条”与“欠条”区别开来;将中央和地方“债务”存档清零,让中央和地方政府放下包袱继续前进  
    9.   说一说我国省市财政亏空地方债务问题  
    10.   对货币发行、中美金融政策得失和我国省市地方债务问题的述评  
    11.   金融是破解当下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繁难问题的钥匙——货币发行和回笼探幽  
    12.   香港乱象,坏事可以变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