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国家教育的重心,要从“选拔人才”调整到教育大众化上来

洣崽

  
         国家教育的重心,要从所谓“选拔人才”调整到推动教育大众化上来,应当为每位国民(而不是为部分国民)提供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再到成年工作后的终身继续教育的教育机会和权益;对教育大众化的方向和潮流,国家应该推动和促进,而不是设置障碍。
         所谓高考“选拔人才”,是教育越俎代庖、无法胜任、狗拿耗子式的定位错误。社会各行各业自会于将来依据自己行业的实际情况采取贴近实践的适合本行业本单位的实效方式招聘录用人才,无需教育部门于中学毕业之际用几张试卷这样武断和不靠谱方式。
         幸而抗日斗争中,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英明智慧地实行工农商学兵男女老幼全民抗战。设想一下,如果那时僵硬机械地实行这样的抗战:每个村选拔,村选拔之后乡选拔,乡选拔之后县选拔,然后省选拔、国家选拔,这样重重选拔,精心挑选出其中武功最高、身体最强、爱国心最高涨的十万名佼佼者,给予最优厚的待遇、配发最好的武器,然后把他们送上战场——这样的抗战路线,能取得抗战胜利?现在的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伟大事业会比抗日战争轻松省事?当下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可以不走全民路线而走选拔式“精英”路线?
         不要言过其实夸张高考“选拔人才”;学生中学毕业,未经实践淬火,他们人才都还谈不上。高考升学本质上只是高校招生而非国家选拔人才,充其量只是带有“人才粗筛”的作用,承认和尊重高考有限的“人才粗筛”作用,不要拔高、夸大和绝对化。
         国家应当推动普遍就业充分就业,反对就业中的学历歧视。国家提供和保障每位国民的受教育权益,但应当尊重部分人们不上大学的选择,因为不止大学有“教育”,广义而言,教育无所不在,社会本身就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有着更为广阔丰富灵活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情境。接受了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后,部分人们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实际选择不上大学而在社会历练,有什么不可以?各工作岗位、包括国家公务员,只要他能胜任,何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僵硬死板地以大学、以“名校”、以硕博学历强求呢?这种强求,除了把教育带向功利主义泥潭、降低教育品质、作茧自缚、增加社会内卷、增加人们的无奈和焦虑、增加人们对高等教育硕博教育强加于人的厌恶感,有什么好处?国家应当旗帜鲜明反对岗位招聘录用和职位提拔中的学历歧视,应当在国家公务员录用和职务升迁中采取实事求是、实践检验的态度,而不是在学历歧视的错误倾向中为之站台和推波助澜。
         在教育日益大众化的今天和不远将来,菜市场卖菜阿姨、小区值班门岗、街边流浪者(一些人们衣食无虞却在自己人生某阶段选择流浪生活方式,不可以吗?)……他们一个个名校硕博学历满肚子学问,也很平常、而不必奇怪。将来的社会,教育脱下如今的故作高深和神秘骄矜,像空气和阳光一样平常、成为每个人生活的必需和基本权益,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是谋取岗位薪酬的敲门砖、把美好的教育领域活生生演绎成为众人你争我夺恶性竞争的利害争斗场。
         用生存和高利害裹挟逼迫人们受教育与人们自发自觉自主享受教育以提升自己愉悦自己——两者有天壤之别。
         看到一幅“国立武汉大学”校门图,校名延续过去从右往左的书写习惯;有人从左往右则解读出不同凡响的意思来——“学大汉武立国”        !嗯,这校名不错,其志不小,理当如此。只可惜当前我国教育做得与此相反,错误地实行着片面知识型高利害选拔应试教育,把整个社会和民族带向懦弱退化的方向。
         67320230701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2.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3.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4.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5.   一剂药方  
    6.   美国教育部关张,我国教育部何去何从?  
            更多冷帖————
    1.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2.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3.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4.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5.   当心报应  
    6.   会议民主和微信群式民主  
            其它更多帖————
    1.   美帝之所以在世界越来越不受待见  
    2.   评奖  
    3.   就时政话题跟朋友的闲聊  
    4.   搬张板凳看大戏  
    5.   把各级领导措置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双向监督的炉膛中  
    6.   也说“为什么越是底层的人越喜欢谈论国家大事”  
    7.   要乡村振兴?那就向乡村实行货币福利  
    8.   现在要做的,不是要否定文化大革命  
    9.   话说教育:电灯比蜡烛好得多……  
    10.   建设先进的深入基层深入经济生活的全过程民主  
    11.   知识界应当率先破除奴性和迷信  
    12.   做人如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