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严正批评、批判教育部

洣崽

  
         严正批评、批判教育部。
         以高利害升学考试裹挟全体学生、以恶性竞争摧残学生。长期实行着事实上的片面知识教育;在片面知识教育凄风苦雨中再进一步把教育拖入应试教育泥潭;在片面知识型应试教育泥潭中又情有独钟地夸张和强化英语地位……层层深入,最终使我国教育完全偏离党和国家确定的原本正确的“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造成我国教育的畸形病态、造成对我国亿万青少年的身心伤害和误人子弟。教育部作为国家教育管理和指导机关,对于我国教育问题脱不了干系。
         面对全国性的普遍的对于过度过分强迫式英语高烧的批评和质疑,教育部假惺惺暧昧地表示要减少英语课时占比,却不具体实际地降低高考中英语分值的过高权重,依然维持英语在高考各科中150分的不正常地位。很怪异,很虚伪,很狡猾。
         我国教育长期以来问题重重、病得不轻,我国教育改革高考改革几十年不得要领,再联想起极其恶劣、甚至媒体曝光举国哗然后仍旧卷土重来的毒教材事件,这是认识问题能力问题能解释的吗?
         感觉教育部鬼影幢幢(幢幢,chuang        chuang,第二声,摇晃不定的样子)。建议中央全方位调查教育部的问题,派出特别工作队进驻、接管、整肃、重建教育部,或者,宁可让其原班人马全体下课而基本工资照发、就当猪似地白养起来,也少一些对国家教育的贻误和伤害;即使我的建议没有毛线用。
         是的,不否认,新中国七十多年以来,我国教育取得了一些成就,但这是全国人民尤其是教育界千万教育工作者奋斗、党政领导的结果,这些成就洗清不了教育高层的问题。
         比如一台破旧的老拖拉机,吭哧吭哧喷着浓烟,以巨大的人力物力时间成本、甚至付出巨大损失和牺牲,大半天跑出几十公里;假如换成结构更优、性能更佳、更高效能的高铁,早已到达前方几千公里之外。这失去的时间、里程和速度,这原本可以节省的过高成本过高代价,这原本可以避免的损失和牺牲,找谁说去?拿区区几十公里里程摆好邀功,还有天理?教育高层不掉链子、不锈蚀、不出幺蛾子,中国教育可以跑出好得多、快得多、远得多的成绩。
         67320230720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危矣哉!”  
    2.   小米加油、智驾加油  
    3.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4.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5.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6.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更多冷帖————
    1.   “危矣哉!”  
    2.   小米加油、智驾加油  
    3.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4.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5.   会议民主和微信群式民主  
    6.   当心报应  
            其它更多帖————
    1.   处变不惊,把握机遇,我国可以实现从粗放式低效劣质增长到精工式高效优质增长的转变  
    2.   哪需要打什么“贸易战”,跟它慢慢玩……  
    3.   建设各级各单位民主政治生活,相当于新时代的“支部建在连上”  
    4.   当今世界,可能走得越快死得越快;人类明智之举,应当是放下雄心放慢脚步……  
    5.   五一畅想:一周工作四天,一天工作五小时,每工作七年带薪休假一年……  
    6.   “新高考改革”反思白热化的高考过度竞争,耗损的是国家和社会的元气  
    7.   挑起恶性功利竞争,我国教育制度和高考制度很不明智  
    8.   我国“主流”经济界欠缺辩证思维,脑袋一根筋  
    9.   建设普遍常态的严肃认真名副其实的民主政治生活,是当前我国社会政治领域的急务  
    10.   摒弃神秘化,通过货币发行助推发展、造福社会  
    11.   高考,应当摒弃虚妄造作有害无益复杂化的“能力考查”,回归简易和常识  
    12.   淡化高考、钝化高考,将我国高考制度基本完善地确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