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中国财政供养8千万人”做得对做得好

洣崽

  
         人们操心:“目前财政供养的公职人员数量超过了8,000万人,现在的地方财政高度紧张,债台高筑,在这种情况下,恐怕养不起如此多的公职人员了。”
         这种看法热心可嘉,而所说不通,只见枝节、没看见整体,只见一隅、没看见全局。当今我国社会整体和大局的基本情况是什么?那就是,总体上我国社会已经进入生产过剩、消费不足、供过于求时代;生产过剩意味着不需要那么多人手和生产岗位,也能生产和提供14亿多人所需的商品和服务了,意味着就业岗位的减少;在这种新形势下,国家应当推进过饱和冗余普遍就业的实现。国家供养了8000万公职人员(这个数据待考),这是好事啊,各行各业应当向公职部门看齐、为推进普遍就业多做贡献——才是。谁该没有工作?谁该没有饭吃?有活大家干、有饭大家吃,才是正理;不能口口声声“社会主义”、“共同劳动,共同分配”啥的,在社会实际中又忘脑后。
         地方财政供养不起本地公职人员(如县财政养不起县公职人员),这很正常,这是另一码事。因为地方没有货币发行权,货币发行权集中于国家,国家一年新增货币十几万亿到二十多万亿,相当于从全国每个人身上割韭菜薅羊毛约一万多到两万元。地方财政不够支撑地方公职人员,那是因为国家割走韭菜薅走羊毛以后,应该返还各省各县而没有返还。只要国家合理地让各省各县分享货币权益,就一点问题没有;巴掌大的面积无法转圜,桌子那么大、草坪那么大、广场那么大的面积,就可以转圜了,地方财政解决不了,国家财政加金融收入完全解决。
         不能太小家子气。
         67320230728
        
         附洣崽以前一篇相同主题的帖子:
        
         话说“中国财政供养8千万人”的问题
        
         中国财政供养了8千万人,有些朋友过不了这个心坎、认为加重百姓负担、对此诟病有加。这里的“8千万”,既包括行政公职人员、还包括部队官兵、公办学校教职员工、国家医疗机构人员……等一众人等;其实,供养这8千万人是我国财政做得最合算、最超值的事情,国家财政供养的这8千万人所做的工作,支撑了国家的运作,保证了国家的秩序,提供了社会基本的保障和服务,他们组织程度最高、思想觉悟文化水平最高、劳动效率最高、社会贡献最大,这个群体是整个国家的引领者、组织者和中流砥柱。这8千万人财政供养群体,以自己卓越的工作和高端劳动,不但养活了自己,还贡献外溢于整个社会,极大提升了全社会的生产力水平;而不是什么这个群体拖累社会。
         现在是生产过剩、岗位不足的时代,政府部门冗余就业也不足指责,而是为扩大就业做贡献,政府做得对、做得好;应当将政府冗余就业的做法推及各单位各企业,以实现充分就业。                
         现在的经济下行和不景气,不是因为供应不足,而是由于消费乏力;不同于匮乏时代的经济困难,不能用老眼光看新问题。假如过桥、过独木桥,而且是以相反方向对向而行,则是冲撞的;如果桥面宽阔,而且同向而行,那么就是可行的和兼容的。在会场开会,你尽可以深呼吸,而不会造成其他人的空气不足。
         增大政府开支,比如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正可以扩大消费、促进经济;也能够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政府花钱、用人,是好事,与民生并不冲突,看待政府开支,不能那么狭隘、小气。
         历史上李自成曾经是基层的驿卒,后来明朝政府财政困难,李自成遭裁撤、丢了饭碗。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
         要从实际出发。当下中国社会的最大实际是,生产过剩、消费乏力、消费和生产对接不顺。
         67320230310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小米加油、智驾加油  
    2.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3.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4.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5.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6.   一剂药方  
            更多冷帖————
    1.   小米加油、智驾加油  
    2.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3.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4.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5.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6.   当心报应  
            其它更多帖————
    1.   为“野鸡”大学唱赞歌  
    2.   为军方对飞行训练事故的表态叫好;兼说校园安全问题  
    3.   有资格的没刷子,有刷子的没资格——论资格制的意义与缺陷  
    4.   《义务教育法》“不得开除”“不得体罚”条文是错误的  
    5.   评义务教育法之学校“不得开除”学生  
    6.   裁撤合并偏远基层小学,一项冷漠的错误之举  
    7.   海南学校春游发生车祸,相应部门没有必要急于表白和撇清  
    8.   “胁迫式英语教育”的糊涂者还有哪些疑惑,怂恿者维护者会有哪些表演?  
    9.   建议英语在高考中既必考又选考  
    10.   降要求、缩年限、减分值,英语可以且只能这样保留在教育和高考中  
    11.   胁迫全民学英语的教育政策——必须废止!  
    12.   实事求是分析看待英语,简论我国今后英语教育和考试策略的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