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与其无效地过分强调防止溺亡,不如强化生育鼓励生育

洣崽

  
         现在是暑假,教育部门对防止溺水非常重视,发文件、发通知、三令五申、再三强调;但有的时候有的地方还是不免悲剧的发生。
         政府部门的作为有其必要性、合理性和值得肯定的方面;但做过头则是不好的。如此三令五申、反复强调,仍有悲剧发生,说明低概率的伤亡事件是一个客观存在,也说明伤亡事件概率极小情况下这种过分强调的效果递减效应。过分强调而效果锐减或没有效果,政府部门依然乐此不疲,有没有官员不顾扰民的免责自保自私心理或政治作秀心理作怪的成分?
         老子《道德经》说,“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大意是一个人出生下来、成长到善终,大概十个有三个;出生而没能长大成人,大概十个有三个;本来可以长成人、但是涉险而死,也大概十个占三个。出生人口在成长过程中,遭遇一定概率的凶险,是社会的常态。既然是常态,我们应当尊重社会的实际与规律,而不应勉强和违背。或许,一定的凶险概率,是人生成长和社会运作社会进步的必要。
         毛泽东就说,“要奋斗就会有牺牲”,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中国革命哪一场战争没有牺牲,中国建设事业川藏公路青藏公路“每一块里程碑下都有一个战士的英灵”;在延安陕甘宁边区时期,张思德为革命事业因烧炭牺牲……因为这些牺牲,才战胜内外敌人和艰难险阻,赢来新中国的成立和今天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全面进步。片面强调安全、刻意杜绝伤亡、因噎废食,校内校外回避一切风险,造成社会日趋严重的娘娘现象和巨婴现象,一者违背社会生活的实际和本质规律,二者窒息民族的活力、战斗力和必要的冒险精神,最终使国家和社会趋于懦弱和退化、事与愿违物极必反地积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危险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回到学生游泳的话题上来。游泳是非常好的项目,不但是一种运动,还能从中感受到自然的抚慰、体验生活的快乐和美好。海南这方面这一两年做得很好,不是简单粗糙不负责任地禁止学生下水,而是要求每个学生学会游泳,这才是积极而非消极、负责而非自私免责的态度。国家今后应该主动、有力引导,而不是被动设防;应当于学生中普及游泳技能、创设方便和高质量的游泳条件和场所。至于某时某地发生低概率的溺水或其它伤亡事件,应当总结教训,但不要那么夸张、不要那么炒作、不要那么大惊小怪。
         现在我国出生人口呈现断崖式下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总人口约六、七亿,而每年出生人口两三千万;现在全国14亿多人,反而一年出生人口跌落到不足1000万,这是不正常的;人口是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国力的根本基础,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有力措施,迅速遏止和扭转出生人口断崖式下跌局面,党政就会犯下历史性严重错误。不着眼于问题主要方面,而把无穷政治资源和时间精力装模作样地耗在低概率伤亡事件预防上,是轻重不分、主次颠倒、不免伪善的可能。
         与其在小概率伤亡事件方面过度设防,何如鼓励生二胎、生三胎;社会层面,一方面过分惜命谨小慎微、一方面又不想生孩子,互相矛盾。从最终效果而言,不生孩子和只生一个孩子的小两口,无异于主观地溺毙了一个或多个孩子。
         过去少生娃,是因为那时生产力低、生存资源不足,国家确实有难处、有控制人口的必要;彼一时此一时,现在生产力增长了,容纳人口的能力增加了,哪曾料想现在年轻人纷纷少要孩子、甚至不要孩子。把这件事情重视起来、实效地抓起来,比抓那些已经极低概率的伤亡事件重要得多。
         防止溺亡和督促生育鼓励生育,都有利于国家、都是为人民服务;但为人民服务的事情有大有小。糊涂的人们大小不分,狡黠的官员则以小事方面故作姿态的殷勤掩盖真正的主要的大的方面的失职和不作为。
         应该淡看生死、尊重自然,应该站高看远、着眼大局。
         67320230818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中国负债几百万亿”是子虚乌有庸人自扰伪命题  
    2.   “中国公务员考试是世界上最优制度”  
    3.   “如果你在三河,敢劝一把手吗?”  
    4.   三河市“招牌颜色”事件的深挖与根治  
    5.   “集体经济是吃大锅饭,出工不出力”?  
    6.   对我国大学和继续教育发展的畅想  
            更多冷帖————
    1.   “中国负债几百万亿”是子虚乌有庸人自扰伪命题  
    2.   “中国公务员考试是世界上最优制度”  
    3.   “如果你在三河,敢劝一把手吗?”  
    4.   当心报应  
    5.   三河市“招牌颜色”事件的深挖与根治  
    6.   “最棒的教育”  
            其它更多帖————
    1.   实行“员工分红制度”,把民主植根于经济之中,实现国企的华丽转身  
    2.   “小学放学早,如何安顿孩子”的问题  
    3.   简论生产的社会性和个体性  
    4.   《实践论》《矛盾论》像北极星一样指引我国改革发展前进的道路  
    5.   管理低重心、基层自治是有效管理和治国理政的重要智慧  
    6.   郑重建议国家对北大清华等实行“有限选拔加电脑随机录取”的招生方式  
    7.   简单生硬照搬大学做法,“新高考改革”所谓“选课制”“走班制”是错误的  
    8.   私塾…等多种教育形式与官方教育相结合、取长补短,恰能唱一出中国教育的好戏来  
    9.   我国教育要回归马克思主义思想、要遵循群众路线  
    10.   对“四大民小”掐尖招生麻木不仁无动于衷听之任之,最应该检讨和批判的是上海教育部门的失职和不作为  
    11.   招生中的名校掐尖做法,是严重的错误,是政府工作的失策  
    12.   解开功利捆绑;像尽享阳光和呼吸空气那样,构建我国务实方便、大众化、终身化的教育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