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对“就近入学”政策的优化建议

洣崽

  
         “就近入学”有其积极意义、是一项不错的政策,但也存在欠缺和盲区。
         孩子由小到大,其活动空间、活动能力、活动愿望是不断扩展的,在合乎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下,幼儿园孩子其活动范围在其社区,小学生则足以拓展到本村和本片区,初中生借助现代交通方式足以拓展到所在县,海南地域较小、高中生足以拓至全省。机械僵硬的“就近入学”背离孩子成长的意愿和教育规律;活力的社会是流通而非孤立闭塞的;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应完全是一个模子而各有其缤纷特色,学生和家长对教育服务也有各自的考量和不同的选择,其考量和选择应当受到尊重;“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是写入宪法的历史抉择,僵硬片面的“就近入学”背离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和方向,不利于学生及家长选择教育服务各得其所、各取所需,不利于教育和各学校的成长。优良学生适当程度的选择学校和品牌学校适当程度的选择生源,是对学生上进和对优秀学校的正当必要鼓励和应有导向;片面机械地“就近入学”不能实现这一正面导向。
         实行“就近入学”的初衷,大概是想要遏制超级学校的跨地区掐尖、缓和基层学校升学的过度竞争、建设和维护基层教育的基本公平和正常生态,这是正确的。但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不能不掌握分寸和力度,不能不实事求是。需要遏止的是超级中学的“掐尖”、而不是要遏止学生和家长对于教育服务的正常选择和学生随年龄增长后的正常流动。
         对优化“就近入学”政策,建议如下:
         从政策层面策略地坚决地可操作地遏止超级学校跨区域掐尖。摒弃过去片面“择优录取”(实质上就是掐尖录取)模式,而实行“优良(或良好)入围加电脑随机录取”,简要介绍:定义小升初考试前30%为良好,中考前15%为优良,小升初实行“良好入围加随机录取”,初升高实行“优良入围加随机录取”,入围后即可在合理区域范围选报学校,小升初在县域范围选择学校,初升高在海南全省范围选择学校,假设某超级学校有1000选优学位,而入围且报读该校的学生数超出1000,则由政府教育部门负责(而不是由该学校负责)实行电脑随机录取,而拆除“掐尖录取”的平台。随机录取未中者在相应范围继续填报学校,直至录取。这样,超级中学得到了较好而非掐尖的生源,一方面是对优秀办学的适当鼓励和肯定,二方面致其无法掐尖则为其它学校创造了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
         “就近入学”主要着眼于为“入围”之外的学生及入围而自愿放弃选校的学生提供体面尊严合格教育的保障,即,一个小学毕业生和一个初中毕业生,即使没有入围良好或没有入围优良,政府也保障其升学的基本权利、于本片区本乡镇或本县为其提供学位。
         “捐资助学”、借助社会资源办学是发展教育的重要推力,正视和认可“捐资助学”是对优秀学校的肯定和鼓励、也是对社会渴求优质教育资源愿望的顺应,是学校、社会及教育发展共赢的事情,政府政策应当尊重社会的实际。应当把捐资助学摆到台面上来、而不是暗箱操作。各学校可以申请“捐资助学”的人数指标、提出捐资要求、报备政府教育部门和得到政府部门批准,由政府教育部门统一实施、组织网上公开竞标,竞标所得大部归学校、小部归政府统筹(比如支持边远贫困地区学校)。这样才是有利事业的实事求是态度。
         制定和执行政策如同在危险弯曲的山区公路上行驶,必须根据路况,必须实事求是、必须从实际出发,不能太左、不能太右,小心谨慎、灵活机动,于是成功到达我们的目的地。
         67320230918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2.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3.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4.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5.   一剂药方  
    6.   美国教育部关张,我国教育部何去何从?  
            更多冷帖————
    1.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2.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3.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4.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5.   当心报应  
    6.   会议民主和微信群式民主  
            其它更多帖————
    1.   我国当前货币发行三渠道伪而不实,造成社会和经济的混沌乱象  
    2.   中国经济,应当对央行“打土豪”  
    3.   高考和考研考公如火如荼,没有超出封建帝王科举套路  
    4.   美国的出路在于国债清零,但需要一场脱胎换骨  
    5.   “公务员财产公示”可能不是根治贪腐的良方  
    6.   不是把贪腐者当仇敌,而是当病人  
    7.   教育以甄别选拔人才为己任,是越俎代庖的错误  
    8.   虚与实,及理论务虚  
    9.   严重内卷,说明社会主义缺位  
    10.   在生产过剩时代要求政府“过紧日子”,不伦不类  
    11.   国企应当赚钱,国家应当亏钱,不要弄反了  
    12.   回复日本学者语重心长的“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