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央行应当给中央和地方政府分享金融收入、应当向百姓合理发钱

洣崽

  
         朋友转贴了一个有意思的问题——
         “搞了30多年房地产,
         开发商欠了30多万亿,购房者欠了68万亿,全国地方债务100多万亿,四大银行负债122万亿……
         好比四个人去打麻将,结果四个人都输了。
         那么问题来了——钱到底去哪里了?”
         解答这个问题之前,先做一个智力游戏热热身。题目是,“某孤立岛屿上有甲、乙、丙、丁四家公司,甲欠乙1000万元,乙欠丙1000万元,丙欠丁1000万元,丁欠甲1000万元。请问这座岛屿上甲乙丙丁四家公司负债总和是多少?”
         可能出乎很多人意料,答案是0。
         解析如下:假设有张财神拎款上岛,借1000万给甲,甲还给乙,乙还给丙,丙还给丁,丁还给甲,甲最后把1000万还给张财神,张财神仍旧携款离岛,但甲、乙、丙、丁和张财神,都已结清,互不相欠。因此,甲乙丙丁四公司负债总和为0。
         热身完毕,开始答题——
         所述现象实质上反映了社会各界(开发商、购房者、地方城投)对商业银行负债、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负债,中央银行则一方面持有天量债权,另一方面又对全社会在道义上严重负债,形成三角债环路。
         假设我从我的团队收取团建费10个亿,我把这10个亿借给团队部门负责人穆桂英,穆桂英把这些钱贷给团队其他成员。于是,团队很多很多人欠穆桂英钱,穆桂英欠我的,我又欠整个团队的。但我脸皮厚,明知亏欠团队的团建费,我也承认这笔欠账的存在,但我就是不还。于是,你我大家全体都负债。
         这里,穆桂英相当于四大商业银行,其他团队成员相当于购房者、开发商、地方城投等社会各界,“我”相当于央行。央行有印钞权、通过印钞而割韭菜收割社会;本质上,只要央行不向社会分享货币权益、不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央行新增多少货币,央行就在道义上亏欠社会多少钱。大致是这么个理。
         央行新增货币没错;问题解套的出路在于,新增货币以后央行应当坦诚地给中央和地方政府分享、应当向百姓合理发钱。而现在堵就堵在,央行不愿意和不懂得给中央和地方政府分享、不愿意和不懂得向百姓合理发钱,只愿意以贷款的方式把新增货币投放出去;既造成社会各界债台高筑,央行也被自己的尿憋个半死。
         67320231004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2.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3.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4.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5.   一剂药方  
    6.   美国教育部关张,我国教育部何去何从?  
            更多冷帖————
    1.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2.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3.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4.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5.   当心报应  
    6.   会议民主和微信群式民主  
            其它更多帖————
    1.   开创中国民主建设的新道路  
    2.   高等教育,相当于社会和人生道路上的“驿站”或“凉亭”的角色  
    3.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实现的时候了  
    4.   鸡毛掸子轻轻落下——  
    5.   为什么高铁跑得快?  
    6.   每个孩子在成人之前应当学习几十门具体本领  
    7.   教育当局可以评“兢兢业业、细枝末节”奖  
    8.   “今后高考主要考语文”是糊涂医生开出的又一个药方  
    9.   实行货币福利,构建国内大循环  
    10.   咱摇头、淡笑……  
    11.   欣赏一下厉以宁老先生的“第三次分配”  
    12.   从郑州洪水到对我国经济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