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地方政府债务可以且应该由央行清零

洣崽

  
         一
         地方政府负债性质的城投债务,应该由央行冲销清零。
         至于清零时一些矛盾细节问题,如某些地方债务多、有些地方债务少,那么享有债务清零多的地方,今后几年当其享有国家金融收益时徐徐扣回。就好比,你前面领太多、超过了你的本份,后面就少领一些、直到基本扯平;
         至于某些地方城投在运作中有决策错误、渎职贪腐、中饱私囊行为,该担责就担责、该查就查、该追究就追究嘛、直至水落石出。
         这两者都不成为否定国家清零地方债务的理由。
         二
         打个比方。
         老秦家家资600万,老秦家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这些年在家,一口锅里吃饭、一起劳动,由于老大买房、老二买车、老三谈朋友、老四炒股,他们向他们老爸——老秦——各自分别借款80万、60万、60万、100万,这样老大、老二、老三、老四都欠下一屁股账,苦不堪言、郁闷得很,大家都为老秦家的债务担心着急。
         但老秦后来想通透了,他把几个小孩对自己的欠账全部清零、不用孩子还了;因为老秦心里有数,老秦家600万家资,有这几个小孩的劳动奋斗在里面,这欠账本来就没道理,这几张欠条,与其说是欠条,本质上其实是领条。考虑几个孩子之间的必要公平,老秦有话在先,谁如果清零数量太多,其超出部分将在近两年发钱的时候逐步扣回扯平。
         几个孩子的债务问题清零,该补足的逐渐补足,该扯平的慢慢扯平;于是老秦家的所谓“债务”问题彻底解决。
         三
         朋友答问——
         “吃瓜”朋友:“老秦的300万血汗钱就被儿子们这样败完了?”
         答,吃瓜美女说话不走脑。老秦家的600万本来就是全家(包括几个孩子)团结劳动奋斗得来,几个孩子分得几百万不是应该的?到了儿子名下就不属于老秦家了?你对老秦家的定义就那么狭隘?属于朝阳区就不归北京?属于北京就不属于国家?吃瓜美女吃瓜吃糊涂了。
         “吃瓜”朋友:“有道理。视野是应该放大一些,比如用香港特区或台湾省等更大区域比喻,可能会更容易让人理解……”
         答,这里暂时倒还真不能把港澳(更不用说台湾)纳入到“货币福利”体系中来,因为港澳自己发行货币。有朝一日港澳台弃用港元澳元台币而采用人民币为法定货币,则国家当仁不让应当把货币福利推及港澳台。
         67320240127


此帖获赞: 1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中国负债几百万亿”是子虚乌有庸人自扰伪命题  
    2.   “中国公务员考试是世界上最优制度”  
    3.   “如果你在三河,敢劝一把手吗?”  
    4.   三河市“招牌颜色”事件的深挖与根治  
    5.   “集体经济是吃大锅饭,出工不出力”?  
    6.   对我国大学和继续教育发展的畅想  
            更多冷帖————
    1.   “中国负债几百万亿”是子虚乌有庸人自扰伪命题  
    2.   “中国公务员考试是世界上最优制度”  
    3.   “如果你在三河,敢劝一把手吗?”  
    4.   三河市“招牌颜色”事件的深挖与根治  
    5.   当心报应  
    6.   对我国大学和继续教育发展的畅想  
            其它更多帖————
    1.   与卖拐有得一拼——把高考重大考试事故美化为为国家甄别人才  
    2.   高考制度的瑕疵和不当必须纠正  
    3.   抓住苗头和线索,把握战机,深入挖掘……  
    4.   对“博士大跃进”批判的批判  
    5.   教材插图事件只是教育问题的几片浮萍;对国家教育高层的继续质疑和批判  
    6.   人教版小学教科书插图丑化、露下体、猥亵…事件述评  
    7.   教育是人发展的倍增器或倍衰器  
    8.   台湾是套在美帝脖子上的绞索  
    9.   突破常规思维和思维定势,才见新天——漫谈实行“货币福利”  
    10.   优秀者入围随机录取、未入围者亦普遍升学,对教育和考试制度改革的期待  
    11.   中考命题所谓“增加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的表述,不可取  
    12.   话说“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