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策略地避开出生人口断崖式下跌陷阱

洣崽

  
         据悉,“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年末全国人口(不含港澳台籍和外籍人员)1409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02万人,死亡人口1110万人。”
         生活优裕状况下人们趋向于不孕不育和少孕少育,这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就像有些鱼类要经过激流险滩逆水洄游的考验刺激才能性成熟、池塘静水中的鱼一般不繁殖——一个理;
         世界各国普遍如此。英国、德国、日本、俄罗斯、韩国无不如此;美国由于外来人口较多、一定程度掩盖了这一现象、其实同样存在。中国作为发展的后来者,不幸也踏进了这一覆辙……
         我国想要避免出生人口断崖式下跌的危机,除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以根本改善百姓经济处境、淡化钝化升学恶性竞争而实行普遍升学以消减教育内卷、缩短和优化中小学及大学学制以纠正过去不合理学制对于最佳婚育期的耽误、减少周工作日缩减日工作时实行带薪轮休让有限岗位众人共享以实现普遍就业及消除就业焦虑——这几项措施外,一件非常重要、不可缺少的事情在于,得以国家行为和国家意志要求青少年时期的国民普遍接受较高强度较长时期的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要求和责成其完成几千里徒步和上万里骑行、对其实行较高强度的国家军训、更正目前深度内卷过度恶拼的片面知识性应试教育的错误——才行。
         某美女:“如果照这速度减少,50年减少一亿人,对这个人口大国有多大影响?人口问题宜顺其自然,没必要杞人忧天危言耸听。”
         答,​那可不是50年减少1亿人的事情。我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每年出生人口约二千六七百万,很快集体进入老龄期,而现在一年出生人口仅900万,如果不采取得力措施,届时,不是每年减少200万,而是每年减少约1500万或者更多,50年左右我国人口或锐减到7、8亿,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综合国力、国家安全……各方面发生严重深刻的影响。先进的人们应该有洞察航船航行前面可能遭遇险滩和暗礁、避免翻覆的基本预判。
         67320240209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我国大概应该养多少条航母  
    2.   赞南京理工,批评国家  
    3.   赞王树国校长的三个意味深长问题  
    4.   矛头所向,应当对着特权和资产阶级  
    5.   “你总是,所有问题都自己扛”  
    6.   大好形势与严重问题  
            更多冷帖————
    1.   我国大概应该养多少条航母  
    2.   赞南京理工,批评国家  
    3.   赞王树国校长的三个意味深长问题  
    4.   “你总是,所有问题都自己扛”  
    5.   矛头所向,应当对着特权和资产阶级  
    6.   捍卫国家本色反对变质刻不容缓  
            其它更多帖————
    1.   “党管教育”与学校自主自治,“加强党的领导”与“加强党的服务”……  
    2.   与“老朽颂明”网友就“实行基层学校自主自治”问题的探讨  
    3.   基层自主自治是实现社会经济改革发展的要诀  
    4.   我们教育确定地制造着巨婴;对我国教育重大误区的批判  
    5.   对“热爱党中央,热爱…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一帖的述评  
    6.   再论每个孩子成人前应当学习几十门具体本领  
    7.   除了知识,每个孩子在成人之前更应学习几十门具体本领  
    8.   中国教育,楼歪了!   
    9.   把民营经济视为私有制成分是错误的;党向私企延伸应当缓行  
    10.   土地的完全绝对私有是错误的,有限授权的几十年承包制是很好的  
    11.   占有聚敛夸耀财富已经不合时宜不宜鼓励;保障普通者,节制超级资产者,张扬杰出贡献者  
    12.   “公”与“私”对立统一、相反相成,无所谓谁是谁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