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我们的教育,既要“进食”,更要关注“消食”

洣崽

  
         小孩成长,吃是必需的,吃成积食却是过分过度、有害的;同样,青少年大中小学生读书是必要的,而过分读书、特别是过分于狭隘的功利应考强迫裹挟式的读书、食而不化,则是有害的——应该成为我们的常识。
         事物在矛盾斗争中进步。小孩成长,既有吃的一面,也有消食的一面,进食和消食,构成一对矛盾;小孩吃后,在活动、玩耍、跑跳中消化吸收,这样构成一个对立统一的螺旋上升的和谐闭环,小孩健康茁壮成长起来。
         如果把大中小学生的读书比拟为“吃”,那么,他们怎么“消食”呢?不通过“消食”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则违背自然的规律和法则,不但不利于成长、还有害身心健康。读书好比“吃”的过程,那么读书后的生活体验、玩耍活动、实际应用、现场操作、实践感受、劳动锻炼、社会历练,就是对于所读知识的“消食”过程。及时“消食”,下一阶段孩儿们学习起来又如饥似渴,形成良性循环,孩子们如我们所愿地健康成长;如果消食不到位,即使端来山珍海味、满汉全席,也难免厌食、食之无味,勉强吃去,只会徒增积食、使问题更严重。
         因为社会刚从物资匮乏、资源不足、信息贫乏、文化贫瘠的时代走过来,我国当下的教育,老师、学校、上级教育部门和教育指导机构,思想观念多还一时转不过弯来,一见任何有价值的知识学问好东西,就眼睛冒绿光,恨不得全部、立即占有,一个劲地强调“吃”“吃”“吃”,而对于“消食”缺乏基本的认识和关注。如同对小孩的过度喂养,我国教育处在严重“积食”、“消化不良”的病态状况。
         现在是物质财富和知识信息极大丰富的时代,罕见“营养不足”,更多的是“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式的信息轰炸,现在最应当关注和防止“过度喂养”、“消化不良”的“积食”问题。一定的饥饿感,更能唤醒激发生命的潜能和活力,终日饱食,令人昏昏欲睡、恹恹不振。而许多热心热切而糊涂的人们,每每过度喂养,好心办坏事,在抚养、在教育中犯错误。
         没有必要在知识性教育方面人为推高得那么高烧炽热、那么繁琐紧张、那么如火如荼、那么如临大敌;一时一地多学一点少学一点、高几分低几分没什么太大关系。毛主席十七岁才正式读小学,此前只是断续地上过两年私塾,然后在家干农活、闲时自己看一点杂书,一点不耽误伟人超水平知识结构的形成;我的一个同学,高中时对数学懵懵懂懂,没考上大学,后来入伍,再后来进厂,结婚生子,小孩渐渐长大,为辅导孩子功课,他这时自己自学数学,一段时间后就对整个高中数学门儿清。当下教育的紧张焦虑,不是现代社会的必要和必然,而是违背人性和违背教育客观规律、自作孽人为造成的。无数事实证明,大中小学诸科目少学一星半点,没什么大不了,过后完全可以弥补过来,不弥补也大概率没什么关系;时代已经步入信息时代,借助网络跨越时空终身学习已经成为可能。
         我国教育大小轻重不分。对于“进食”有余、“消食”不足这样的教育严重问题视而不见无所作为,而对于应试各科目的每道小题、每个知识点、每个分数,则反复又反复、强调再强调、钻进牛角尖较劲,把无量教育资源耗在内卷上乐此不疲、不能自拔。
         现在是摒弃错误教育观念、纠正错误教育制度考试制度的时候了;关注知识性学习的“消食”,改革教育制度、改革高考中考制度中的瑕疵和错误,淡化钝化升学恶性竞争,关注生活体验、玩耍锻炼、个性发展、社会历练和劳动实践,我们有条件建设更为科学合理、闲适安逸、宁静平和、更高质量的教育和生活。
         67320240328


此帖获赞: 0        被踩: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小米加油、智驾加油  
    2.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3.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4.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5.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6.   一剂药方  
            更多冷帖————
    1.   小米加油、智驾加油  
    2.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3.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4.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5.   当心报应  
    6.   会议民主和微信群式民主  
            其它更多帖————
    1.   国家对今日人口问题负有严重的责任  
    2.   广大包容、海纳百川,把全国人民纳入到体制里来  
    3.   责任在咱们百姓,希望也在咱们百姓  
    4.   学制不当和教育制度错误是造成我国生育率下降等人口问题的重大和基本原因  
    5.   话说“打江山老功臣”问题:创设荣休和荣退机制  
    6.   “庆幸的是,他站了出来;不够的是,只有他站了出来……”  
    7.   从张宗昌“三不知”到中央和地方债务,正本清源捋金融  
    8.   “你天天群里提货币福利,有意思吗?”  
    9.   提一个高中不选科、高考不分科且尊重学生差异性发展和尊重大学各专业个性化招生要求的高考方案  
    10.   消灭如此这般双重剥削,我们就前进在社会主义大道上  
    11.   “央行印钞,国家发钱”,没有错误  
    12.   应当有话就说,放胆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