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教育部“提高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比例”的指导意见是错误的

洣崽

  
         教育部教基〔2019〕15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文件要求“提高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比例”,这个指导是主观主义想当然、是错误的,即使把错误的观念以漂亮好听的文字包装,错误的依然是错误的;教育部处在国家教育中枢位置,顶层设计差之毫厘、教育实践谬以千里。这个要求出自几年前的文件,但现在正严重误导基础教育,对此不能不认真批评和严正批判。
         这个意见错在哪里?错在不实事求是、不从实际出发。当今中国基础教育的最大问题、最大实际是什么?就是片面知识性升学考试的恶性竞争在损害青少年身心、损害他们的可持续全面发展;最需要教育顶层做什么?最需要教育高层改革当下教育制度考试制度的错误和瑕疵,淡化钝化升学竞争、更正片面知识性教育而拓展生活劳动实践教育。
         “提高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比例”,乍听起来很合理、很必要的样子,其实似是而非,错误和病症正从这里生发。以为“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的更多出题,会培养学生更多的“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那是一厢情愿、想得太美。而实际上适得其反——反而损害学生探索性开放性综合性和实践本领及精彩个性的养成,使学生、使教育深受其害;为什么?其道理是这样:学生多方面的发展、个性色彩和特长的成长、技能本领的造就、实践的历练,是需要时间、需要全身心投入的,耗在升学考试的时间精力太多,必然挤占非升学的其它方面的应有发展。中考或高考各科目考试,就那么一两个小时、固定在考场座位上,能“探究”个什么?无非出题人绞尽脑汁、妄自造作地命出一些怪异刁钻莫名其妙的所谓“探究”“开放”“综合”的题目来,其后果,无非是极大加重学生备考学业负担,迫使学生的升学备考越来越茫然、不着边际和无所适从,雪上加霜、使我国教育病症越演越烈,学生受伤害越重,真正发展越少;全省单科平均四五十分甚至三四十分、师生倍受打击面对成绩欲哭无泪,而出题人以为体现了“难度”和“水平”,反自以为得计。
         在地里埋下黄金指望种出更多金条、在土里埋下鱼苗指望长成许多大鱼,给幼儿喂食喂到撑、喂到积食以求幼儿身体长得快,通过增加“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出题以培养学生“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素质——这些思维在低级简单谬误和一根筋方面,没有本质区别。
         为今之计,高考和中考的出题,趋向简单化基础化才是正理。在一定的区间,升学出题越是基础化和简单,越能鼓舞学习者的信心,越有利于学生腾出更多的时间精力用于多方面的发展,我们的孩子才越健康、越个性卓越、越本领高强和本领多样、越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出题基础化和简单化,怎么招生选拔?答,实践已经证明升学招生中的掐尖式过度选拔是错误、有害和不必要的,对选拔教育的迷信应当破除,国家应当明智地摒弃过去掐尖式过度选拔的错误做法,而实行“优秀(优良)入围加随机录取”,巧妙地松紧可调地淡化钝化中考高考升学竞争;二者,基础化简单化出题,也能产生基本的区分度,既避免掐尖,又能区分成绩的良莠;三者,现在国家出生人口大幅度下降,学位和教育资源已经或即将严重过剩,受教育是每个国民的应有权利和机会,教育普及化大众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方向,还这么自作孽地繁难地设置升学障碍干什么?
         中小学教育的基本定位,终究是、应该是基础教育;中考题(还有高考题)应当简易化基础化,不要故作高深、不要七弯八拐,应当为基础教育服务。真正的探究在大千世界、在社会实践;在应试牛角尖里钻得越深,距离真正探究越远。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教育领域应该学习和践行一点老子的思想智慧。越是主观妄作,对自然和社会干扰破坏越大。
         主观愿望再急切美好,把中考高考复杂化繁难化也是错误的,因为把中小学带偏、脱离了基础教育的轨道。教育部要求“提高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比例”的指导意见,应当收回。
         67320240409


此帖获赞: 0        被踩: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危矣哉!”  
    2.   小米加油、智驾加油  
    3.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4.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5.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6.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更多冷帖————
    419.   广大包容、海纳百川,把全国人民纳入到体制里来  
    420.   国家应当停止对学历文凭的迷信和苛刻要求  
    421.   对到目前为止的我国教育的批判(二)  
    422.   中国教育,问题出在教育的顶层设计——教育方向、学制、考试制度……  
    423.   对 “数学”网友《可以将现在的中国社会定义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点赞和述评(一)  
    424.   构建“员工分红制度”——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展望国企和教育体制改革方向  
            其它更多帖————
    1.   破除书本迷信、祖宗迷信、圣人迷信、洋人迷信、文凭迷信、名校迷信、资历迷信、权贵迷信……等一切迷信  
    2.   迁就几所名校掐尖,害了全国教育  
    3.   高考应当向驾考看齐  
    4.   “新高考改革”应当紧急叫停,2014年版《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应当撤销  
    5.   真理不一定游荡在深宫庙堂,每每生长在山野草泽——论社会主义制度在经济领域的本质特征和鲜明原则  
    6.   实行货币福利,是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顺畅贯通的核心环节  
    7.   “实行货币福利”应当替代“外汇占款”和“国家负债”成为货币发行的主渠道  
    8.   向人民实行货币福利——既降杠杆又增加货币投放,当下经济两全其美的选择  
    9.   对“生命重于一切”及对美军寻找迎还战争遗骸做法的述评  
    10.   关键在国内、诀窍在国内,把国内事情做好了,周边国家如百川归海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伟大而成功的创造,公有制和国企需要珍惜、需要维护、需要与时俱进的改良和升级  
    12.   让“贸易战”来得更猛烈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