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一首好歌,没唱出韵味来——对领导述职及测评活动的述评

洣崽

  
         每年领导干部述职,应当算我国党政建设的一项科学合理先进的制度。这样的制度安排,有利于从上级和从员工两个方向实行对于单位重要领导干部的批评监督和帮助,有利于督促领导干部的敬业和廉洁,有利于遴选优秀人才,有利于通过批评实现新的团结,有利于促进单位的运作,有利于事业兴旺发达,有利于下情上达,有利于干部的新陈代谢和能上能下。
         领导述职及其测评,一定程度固然是对领导的考验、“煎熬”和“蒸烤”,领导不免觉得难受;而借此平台,领导可以陈述业绩、宣传主张、畅想未来,可以澄清误解、倾诉苦衷、争取支持、赢得群众。做得好,述职测评有利于领导和群众的双向沟通,可以成为领导大放光彩的高光时刻;做得不好,述职活动就变成领导念稿、员工打勾这样一种刻板僵硬、形式主义敷衍了事的走过场,如同一首好歌没唱出该有的韵味,非常可惜地糟蹋了一个极好的制度安排。
         领导的述职及其测评,是严肃认真又意义重大的事情,应当秉持科学态度,应当实事求是和从实际出发,应当有利于工作和事业,应当时间充裕过程从容而不是那么仓促窘迫,应当不断改善而不是固守陈规一成不变。网络时代新形势下的领导述职测评,是不是也应当与时俱进——
         首先,述职活动能否不影响不冲击生产?与其全体员工、整个单位停下工作花半天时间来听领导述职,为什么不以单位微信群方式进行?微信群方式既有利于领导和群众充分沟通和表达、有利于畅所欲言、有利于资讯分享和资讯保存,还跨越时空障碍、避免影响工作。(无非是需要把主持测评工作的几位上级领导拉入单位工作群就行。)
         领导述职及其测评如此重要,却只给个小半天、一两个小时甚至几十分钟,这么短时间,连领导述职报告带群众打勾测评就全部完毕,不也太仓促、太走过场和无所用心?能测评个什么效果来?为什么不以微信群方式,用十天八天或半个月那么充裕的时间,令这一段时间主要和专门聚焦单位领导、围绕测评主题,发扬批评和自我批评,让单位领导和群众从容充分地沟通、讨论、批评和反批评,定期常态地给领导“洗洗脸”“搓搓澡”“出出汗”,是不是把事情能做得更深透些?而述职测评工作的主持人,只要在微信群默默潜水主持、镇守、聆听,对这个单位及其领导的状况就明了很多,而避免信息阻塞、两眼一抹黑。
         当初创设领导干部述职测评这一制度的时候,信息网络技术还没有现在这么普及和成熟,采取传统的开大会、领导做述职报告、群众打勾测评这样的方式,是必然的,没有错误;而当下网络信息技术如此发达和先进,遵循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老旧的述职和测评方式,是不是应该改进了。
         67320240426


此帖获赞:         被踩: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我国强调安检没什么不对;不要总想着替国家省钱  
    2.   歌曲《没出息》与“分钱发钱”思想的契合  
    3.   平稳和连续的智慧  
    4.   基层民主建设中的难题与破解  
    5.   不抱幻想、不怨天尤人  
    6.   令人唏嘘发人深省——我国上世纪90年代下岗倒闭潮  
            更多冷帖————
    936.   怀念毛泽东,学习毛泽东  
    937.   岁月静好表象下潜在着严重严峻的形势  
    938.   摒弃神秘化,通过货币发行助推发展、造福社会  
    939.   狭隘聚焦于书本知识考试分数,我国教育陷绝大多数学校和绝大多数学生于无所作为黯然绝望的境地  
    940.   中国援外是正确的,分寸尺度把握也合适  
    941.   赶紧拆掉几个火药桶  
            其它更多帖————
    1.   群众批评斗争,是国家和事业长久之道  
    2.   国企民企能学习借鉴华为治理结构,我国社会经济就不得了  
    3.   对张雪峰不看好新闻专业的讨论——关键在国家实行过饱和冗余普遍就业  
    4.   好比内急,看你憋到什么时候  
    5.   话说“新常态”,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极致了吗?  
    6.   关于“给百姓发钱”——这钱本来就是百姓该得的  
    7.   “人才不是培养出来的,人才是靠工程磨练出来的”  
    8.   展望我国未来高考——  
    9.   热爱高考,就要珍惜高考  
    10.   就“美国人缺爹”话题跟朋友的闲扯  
    11.   我国低生育率问题,可以解决  
    12.   把正当批评和中伤抹黑区别开来,把群众就业和干部选拔区别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