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一首好歌,没唱出韵味来——对领导述职及测评活动的述评

洣崽

  
         每年领导干部述职,应当算我国党政建设的一项科学合理先进的制度。这样的制度安排,有利于从上级和从员工两个方向实行对于单位重要领导干部的批评监督和帮助,有利于督促领导干部的敬业和廉洁,有利于遴选优秀人才,有利于通过批评实现新的团结,有利于促进单位的运作,有利于事业兴旺发达,有利于下情上达,有利于干部的新陈代谢和能上能下。
         领导述职及其测评,一定程度固然是对领导的考验、“煎熬”和“蒸烤”,领导不免觉得难受;而借此平台,领导可以陈述业绩、宣传主张、畅想未来,可以澄清误解、倾诉苦衷、争取支持、赢得群众。做得好,述职测评有利于领导和群众的双向沟通,可以成为领导大放光彩的高光时刻;做得不好,述职活动就变成领导念稿、员工打勾这样一种刻板僵硬、形式主义敷衍了事的走过场,如同一首好歌没唱出该有的韵味,非常可惜地糟蹋了一个极好的制度安排。
         领导的述职及其测评,是严肃认真又意义重大的事情,应当秉持科学态度,应当实事求是和从实际出发,应当有利于工作和事业,应当时间充裕过程从容而不是那么仓促窘迫,应当不断改善而不是固守陈规一成不变。网络时代新形势下的领导述职测评,是不是也应当与时俱进——
         首先,述职活动能否不影响不冲击生产?与其全体员工、整个单位停下工作花半天时间来听领导述职,为什么不以单位微信群方式进行?微信群方式既有利于领导和群众充分沟通和表达、有利于畅所欲言、有利于资讯分享和资讯保存,还跨越时空障碍、避免影响工作。(无非是需要把主持测评工作的几位上级领导拉入单位工作群就行。)
         领导述职及其测评如此重要,却只给个小半天、一两个小时甚至几十分钟,这么短时间,连领导述职报告带群众打勾测评就全部完毕,不也太仓促、太走过场和无所用心?能测评个什么效果来?为什么不以微信群方式,用十天八天或半个月那么充裕的时间,令这一段时间主要和专门聚焦单位领导、围绕测评主题,发扬批评和自我批评,让单位领导和群众从容充分地沟通、讨论、批评和反批评,定期常态地给领导“洗洗脸”“搓搓澡”“出出汗”,是不是把事情能做得更深透些?而述职测评工作的主持人,只要在微信群默默潜水主持、镇守、聆听,对这个单位及其领导的状况就明了很多,而避免信息阻塞、两眼一抹黑。
         当初创设领导干部述职测评这一制度的时候,信息网络技术还没有现在这么普及和成熟,采取传统的开大会、领导做述职报告、群众打勾测评这样的方式,是必然的,没有错误;而当下网络信息技术如此发达和先进,遵循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老旧的述职和测评方式,是不是应该改进了。
         67320240426


此帖获赞:         被踩: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三河市“招牌颜色”事件的深挖与根治  
    2.   “集体经济是吃大锅饭,出工不出力”?  
    3.   对我国大学和继续教育发展的畅想  
    4.   分钱发钱与贸易战  
    5.    让“贸易战”来得更猛烈些吧!!!  
    6.   “最公平的就是高考和公考”  
            更多冷帖————
    1.   三河市“招牌颜色”事件的深挖与根治  
    2.   对我国大学和继续教育发展的畅想  
    3.   当心报应  
    4.   把“深度探索”当应试教育的成果是不要脸  
    5.   好混的社会才是好社会  
    6.   “最棒的教育”  
            其它更多帖————
    1.   我国“发展教育产业”的来龙去脉和是非曲直  
    2.   对《2013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的分析质问和建议  
    3.   以教育券方式将教育经费发到国家每一位学龄公民的手中  
    4.   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教育投入体制  
    5.   政府管教育,不该做的伸手老长  
    6.   国家教育经费直接打入学生账号冲抵学费,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所在  
    7.   高考改革的另类思路  
    8.   高考是什么?高考向何处去?(三)  
    9.   高考是什么?高考向何处去?(二)  
    10.   高考是什么?高考向何处去?(一)  
    11.   引入电脑摇号,钝化清华北大招生选拔  
    12.   苛刻繁难的我国高考,摧残了人才的幼芽,是我国和世界教育史上的沉痛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