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实行“考试入围加随机录取”,适度择优又遏止掐尖

洣崽

  
         什么是掐尖招生?什么是适当择优?两者如何区分?
         开车有正常行驶和超速,交警部门能够成功区别和恰当对待超速驾驶与正常行驶,教育领域没有理由处置不好类似的情形。教育​应当学习借鉴交通管理的智慧,既坚持鼓励进步、鼓励优秀的正面导向,又避免升学恶性竞争的后果。
         这里提一个“考试入围(小升初良好入围、中招优良入围、高招优秀入围)加电脑随机录取”的办法。
         以海南中考招生为例。全省初中毕业生以12万计,定义中考成绩前20%为优良,则全省优良人数为2.4万,设置入围考生总分成绩统一为满分;只要中考成绩排名进入前2.4万名,即可报读省内任何一所高中,比如“海侨一”啥的。这些“高中名校”当然接纳不了这么多入围考生,那么,怎么办?——实行电脑随机录取。比如,2.4万名入围考生,假设其中有1.5万名报读海中,而海中只能提供1200个学位,则由省教育厅负责主管和主持电脑随机录取,在入围且报读海中的这1.5万名考生中随机录取1200人。以此区别于完全按成绩从高到低的掐尖式录取,以此淡化钝化中招升学恶性竞争。
         完全按成绩从高到低的所谓“择优录取”,本质上就是掐尖;成绩入围加随机录取,钝化淡化升学恶性竞争,是走向适度择优的康庄道路。
         如果初中某学生成绩优秀、足够入围,他就不必那么卷、那么累、那么苦逼地继续无谓地提高成绩,因为入围就行,入围以后成绩再高对升学也没有用;那么就有利于他舒缓身心,腾挪时间精力培养一点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学习生活劳动技能啥的,于是更健康、更有利于全面发展。
         前面所说“20%”只是举例。想要促进竞争,可以调往尖锐方向,想要舒缓竞争,可以往粗钝方向微调,直至一个比较恰当的程度。
         这样,海侨一以其较高的办学质量得到较好生源,又不至于过分掐尖对全省优质生源吃干榨尽而造成不公平竞争和破坏全省基础教育生态;优秀学生有望进入名校高中而鼓励了努力向上的进步方向,又不至于过分内卷损害身心。升学考试无需过去那样高区分度,因而考试出题不必再像过去那样繁难怪异刁钻而得以回归基础、回归简易;考试出题趋于基础和简易,而把师生从繁难应试的煎熬、折磨、痛苦中解放出来……
         对未能入围的普通学生,国家保底地为其提供就近入学学位,尊重和保障其受教育的基本权益。
         中考招生设置20%左右的优良入围门槛,小升初应当更为宽缓、可设置为30%左右,全国性高校招生,以考生年龄增长,能承受更高程度的竞争,可设置5%左右优秀入围门槛。小升初、中招、高招竞争性依次递增,合乎自然的秩序。
         实行“(良好、优良、优秀)入围加电脑随机录取”,可能小扳手解决大问题,走一子而全局活,开辟海南教育和我国教育的新局面。
         67320240508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集体经济是吃大锅饭,出工不出力”?  
    2.   对我国大学和继续教育发展的畅想  
    3.   分钱发钱与贸易战  
    4.    让“贸易战”来得更猛烈些吧!!!  
    5.   “最公平的就是高考和公考”  
    6.   主张从银行贷款“借而不还”  
            更多冷帖————
    1.   “集体经济是吃大锅饭,出工不出力”?  
    2.   对我国大学和继续教育发展的畅想  
    3.   当心报应  
    4.   行政体制与民主机制应当比翼齐飞相辅相成  
    5.   把“深度探索”当应试教育的成果是不要脸  
    6.   自树一帜  
            其它更多帖————
    1.   庆祝国庆;中国已经是世界最先进和强大的国家  
    2.   强心针式的经济刺激,意义有限  
    3.   央行发行货币,是收益还是负债?  
    4.   对央行经济刺激政策的述评  
    5.   这个挑拨离间太直白和不要脸  
    6.   “6亿人月收入一千元”表述不科学不恰当  
    7.   国家掌握货币发行权,公有制就占主导地位  
    8.   要延退,更要调减日工作时和周工作日、实行带薪轮休  
    9.   国家教育大会泛泛空谈“立德树人”让人失望  
    10.   先锋队,站错了队?!  
    11.   毛主席忧虑的一件事,可能洣崽找到着落了  
    12.   毛主席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