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发扬批评斗争精神,帮助党长保青春

洣崽

  
         洣崽有言,“教育应当实行【全面发展】、【知行合一】的道理大家都懂,如何矫正我国教育病态和乱象我们也不难明白;但我们的教育顶层指导决策机构,偏偏长期实行片面知识型教育政策、把国家教育带进升学恶拼过度竞争的火坑且长期不改和越演越烈。
         教育决策高层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能力水平问题?思想路线政治方向问题?还是被国际对手渗透、掺了沙子、故意使坏?
         不论上述哪个问题,除非百姓进行坚定决绝的批评斗争,否则,我国教育不得进步,百姓的子弟继续受伤害。”
         洣崽又言,“通过人民的批评斗争,把党政和国家方针政策挟持约束锁定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和为人民服务的基本轨道上,才能确保国家安定团结和人民福祉。”
         朋友质疑,跟帖:“下级怕上级”。
         答,下级怕上级,下级弱势、上级强势,是客观事实。承认正视这一事实,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有利于研究和采取因应对路的策略。
         不妨以史为镜。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因为红军从旧军队而来,那些团长师长等军官,其军阀作风是很严重的,士兵在他们面前、下级在上级面前,也是畏惧害怕的。毛主席高明和智慧就在于,他倡导和实行“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党把士兵组织起来、团结在自己的周围,有党组织作靠山,士兵不再是一盘散沙,就有了与上级对话、矫正上级不当做法和不当决策的力量。由此,红军逐步成长为一支强大先进的人民武装。应当从历史中吸取有益的启示。
         群众对于党政、下级对于上级的批评斗争,绝大部分和极大程度不是一种敌对、你死我活的关系,不是拆台,而主要是一种监督、制约、支持、支撑、帮助、共生、互利的关系。群众与党政、下级与上级是有矛盾的,但双方毕竟属于同一个团队、同一个整体,有着共同利益,因此他们之间更多的是科学的进步的斗而不破的批评斗争。病人有怕打针吃药、拒绝手术的倾向,也有主观不想死、治好病、配合医生的可能。更何况,中国共产党从血雨腥风走来,执政七十多年而巍然屹立,还是有许多优良传统、存留许多先进性的。
         党在弱小、危难、困境、未执政的情况下,为着生存与发展,党天然地与群众一起,能倾听群众意见、维护和增进群众利益、从群众中吸取智慧和力量;当革命胜利,党取得政权,由于地位和职能的变化,脱离群众的倾向与可能性大大增加,党和群众难以坐到一条板凳上,群众的意见和呼声越来越远、难以听到,党的干部感受到权力的甘美,而贪腐、变质、退化的危险性极大增长——这时,来自群众的批评、监督、斗争和制约是使党保持清醒的一阵清风和一盆冷水,是使党长保青春、避免不老先衰的山野良药。
         党的执政地位来之不易,党当然想要长保政权,因此,党从根本上是愿意倾听人民呼声的;只要人民不屈不挠发扬批评斗争精神,加上党政自身存留先进性的内因,内外夹攻,就一定能遏止党政机体的病菌繁衍和衰颓气象,推动党政和中国政治的不断进步。
         67320240701


此帖获赞:         被踩: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258.   论教育的节律及创新教育制度的思考  
    1259.   还几分时间,留一方空白——论空白在教育中的意义  
    1260.   发展实践教育  
    1261.   我国教育向何处去?取法自然!  
    1.   从“支持刚需”破局,构建货币发行的畅通渠道  
    2.   再谈“每孩补贴三十万”  
            更多冷帖————
    1.   从“支持刚需”破局,构建货币发行的畅通渠道  
    2.   粪土清北  
    3.   再谈“每孩补贴三十万”  
    4.   说一说“思想统一”  
    5.   合格的教育应当知识和本领双修  
    6.   扯一扯“5C教育法则及核心素养”  
            其它更多帖————
    1.   《实践论》《矛盾论》像北极星一样指引我国改革发展前进的道路  
    2.   管理低重心、基层自治是有效管理和治国理政的重要智慧  
    3.   郑重建议国家对北大清华等实行“有限选拔加电脑随机录取”的招生方式  
    4.   简单生硬照搬大学做法,“新高考改革”所谓“选课制”“走班制”是错误的  
    5.   私塾…等多种教育形式与官方教育相结合、取长补短,恰能唱一出中国教育的好戏来  
    6.   我国教育要回归马克思主义思想、要遵循群众路线  
    7.   对“四大民小”掐尖招生麻木不仁无动于衷听之任之,最应该检讨和批判的是上海教育部门的失职和不作为  
    8.   招生中的名校掐尖做法,是严重的错误,是政府工作的失策  
    9.   解开功利捆绑;像尽享阳光和呼吸空气那样,构建我国务实方便、大众化、终身化的教育福利  
    10.   在教育和经济方面对国家的十个建言  
    11.   赞扬“12岁考上浙大”湛江女生陈舒音的优秀;建议其先休养生息、休学两三年再说  
    12.   朱德:关于我们党如何能够保证少犯错误和不犯严重错误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