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中小学知识型应试方面的过度开发过度榨取,是错误短视和有害的

洣崽

  
         中小学阶段知识型应试方面的过度开发、过度榨取,是错误的。
         我国教育不务正业。急迫、功利、自私、狭隘、势利、越俎代庖地热衷以无休止考试“选拔人才”,背弃了宁静、平和、包容、静待花开、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无为而无不为、功成而不居的“培育人才”的责任。
         在应试洪流裹挟下,我国中小学惯于加大考试难度、拔高教学要求,以难倒学生为能事,以出题繁难为水平,美其名为增加“灵活性、探究性、实践性”自鸣得意乐此不疲,以为这样促进人才成长、以为这样有利人才选拔;殊不知,中考高考繁难化道路的每一步,是应考负担的加重、是对劳动实践及个性兴趣特长发展所需必要时间必要资源的挤占、是对学生身心的伤害、是对其学习热情和信心的打击、是对人才幼芽的泯灭、是对国家“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背离。甲状腺妥妥存在就好,不要扩张膨胀成硕大的囊肿;我国中小学偏不肯
         恪守基础教育的本分。
         挤压排斥劳动实践、片面于知识、过度恶拼无限繁难的长期高强度升学选拔教育,不是在选拔人才,是在贻误、糟蹋、伤害、遏制我国人才。        
         在这种教育制度和考试制度之下,为什么还是出现了各行各业的人才?答,这些人才是过去弱考试选拔时代人才的存留,或是与当下高强度选拔相斗争而产生,还因为中国之大人口之多,这种教育和考试不可能全部扼杀完;即使是这些人才,其素质水平与其原本可以达到的高度相比,也受到伤害和减低。矮子里面有相对高子,各行各业出现一些人才,不成为替当下教育制度和考试制度洗白的理由。
         “选拔人才”重要,人命关天、驾驶安全重要不重要?科一科四驾照理论考试和科二科三路考,就宁静平和又顺通,比中考高考做得好。中考高考有必要学习驾考的考试思想和方法策略。
         繁难中考高考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的巨瘤恶瘤;“一鲸落,万物生”,知识应试方面的基础化简易化,才能为全面发展开辟道路。摒弃繁难、回归基础和简易,是中考高考改革的必然方向。
         方向盘方向舵正确合理的微小调整足以使车船避免倾覆回归正道;如何回归基础和简易化?那便是纠正当前高考中考录取招生中机械僵硬的完全按分数“择优录取”(本质上为掐尖录取)的貌似公平而实际鼓励不公平竞争且导致过分内卷的瑕疵做法、转而实行高考中考“优秀(优良)入围加随机录取”这样高质量公平的新方式,兹不赘述。
         67320240703
        


此帖获赞: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集体经济是吃大锅饭,出工不出力”?  
    2.   对我国大学和继续教育发展的畅想  
    3.   分钱发钱与贸易战  
    4.    让“贸易战”来得更猛烈些吧!!!  
    5.   “最公平的就是高考和公考”  
    6.   主张从银行贷款“借而不还”  
            更多冷帖————
    1.   “集体经济是吃大锅饭,出工不出力”?  
    2.   对我国大学和继续教育发展的畅想  
    3.   当心报应  
    4.   行政体制与民主机制应当比翼齐飞相辅相成  
    5.   把“深度探索”当应试教育的成果是不要脸  
    6.   自树一帜  
            其它更多帖————
    1.   头痛挠头、脚痛跺脚,没有技术含量——教育部《…行动计划》述评  
    2.   “中国教育,到了重大改革的临界点了吗?”  
    3.   对“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片面鼓吹的批判及群友答问  
    4.   漫说美国国债和我国社会普遍负债现象  
    5.   “中国大学生多了”吗?  
    6.   如果改革当初能维护和尊重而不是否定和瓦解集体经济……  
    7.   应当紧盯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8.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和群众中的迷信盲从自私懦弱落后愚昧现象,两者并存、都是事实  
    9.   毛泽东的一段乞丐式穷游经历,对我们的教育有什么启示?  
    10.   马克思主义在今日中国,影响更普遍和深入、气象更宏大和壮观  
    11.   话说台海——要奋斗,就会有牺牲  
    12.   教育部最应该听取群众批评和反躬自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