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对货币及央行应当分钱发钱问题的探讨

洣崽

  
         一
         不管怎样的金融概念、金融理论,不管它怎样兜圈子和包装,不管它怎样云山雾罩装大神,都改变不了如下基本事实:国家央行(二十多年以来)每年新增了巨量货币(去年近三十万亿);国家新增货币是通过借贷而不是通过发钱分钱的方式投放社会的;在此过程国家央行积累了天量债权,也就是各地方政府及社会实体间接直接地对央行巨额负债;每年新增货币所对应的财富,原本是全社会创造的,新增货币及其权益理应由全社会分享,却被央行所垄断、堆积和闲置,央行应当发钱没有发钱、应当分钱没有分钱。
         二
         说一说“货币乘数”的问题。央行把一定数额货币投放到社会、然后反复流通、最后通过税收等渠道回流国库,这个过程中,它不是简单地产生单倍经济产值而是产生多倍的经济产值,这就是“乘数”效应。比如,国家一年新增M2约二三十万亿,由此国家一年产生约一百几十万亿GDP,与“货币乘数”观念吻合。这里只是批评国家央行一年巧取豪夺二三十万亿,而没说国家央行一年收割一百几十万亿。从新增货币二三十万亿到国家一年GDP一百二三十万亿,就是乘数效应的反映。
         央行不发钱不分钱而借助地方政府借贷来向社会投放货币,也不是一无是处。打比方,通过地方政府借贷的渠道,央行向社会成功投放10万亿,假定反复流通产生了三十万亿的产值,就算地方政府借贷后开支不当、投资失败、资金使用效益低下、跑冒滴漏、有所贪腐,扣除之后,毕竟也还是合算的嘛。当然,如果使用得当,经济效益高涨,十万亿的货币投放带来的不是三十万亿,而可能是四十万亿或更高的经济增长。
         直接发钱分钱,货币发行渠道豁然开朗,从此摆脱对借贷渠道的依赖,是货币发行和我国金融的自我解放,经济得以自然成长和顺畅运行。
         因为如此,所以要摒弃“借贷式”的货币发行路线而实行“发放式”的货币发行路线,以切实改善人民生活、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打通消费和生产平顺对接的环路。
         三
         “借贷式”货币投放和“发钱分钱式”货币投放,都把货币投放出去了,有什么差别吗?
         其一,“借贷式”主要是将货币投向资产方、权贵当局、生产端,而草根阶层、普通群众、消费端很难得到货币滋润,就像锦上添花式地把雨水倾泻在河湖水乡沼泽之地,真正焦渴干旱的高山峻岭高原坡地得不到惠及而草木枯干,制造和加剧社会的两极分化与对立。
         其二,借钱总归是要还的,“借贷式”预支了社会的发展潜力,把困难和压力延后,没有解决问题而是积累问题,给未来埋下危机的伏笔。
         “借贷式”货币投放,是扭扭捏捏的伪货币发行,“发钱分钱式”货币投放,才是完全彻底真正的货币发行。
         四
         种地是为了打粮食;想打粮食就得播种、撒种子,不撒种子就打不了粮食。新增货币、然后向百姓发钱和给中央政府及各级地方政府分钱,就是向土地撒种子;“撒种子”不亏,收获的是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当前的错误在于,国家央行“撒种子”扭扭捏捏、不敞亮;想象一下,农民播种的时候要求土地打欠条、不打欠条就不撒种子,会是什么景象?
         五
         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
         2018年末为182.67万亿元,
         2019年末为198.65万亿元,
         2020年末为218.68万亿元,
         2021年末为238.29万亿元,
         2022年末为266.43万亿元,
         2023年末为292.27万亿元,
         2024年9月末为309.48万亿元。
         即,
         2019年M2新增15.98万亿元,
         2020年M2新增20.03万亿元,
         2021年新增19.61万亿元,
         2022年新增28.14万亿元,
         2023年新增25.84万亿元,
         2024年前9个月新增17.21万亿元。
         这些新增货币很大一部分就是通过政府借贷投放出去的。
         国家央行新增货币,不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也就罢了,也丝毫不发给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想要开支,就只能向央行举债。
         于是,央行新增货币,中央和各级政府负债、债台高筑,就是这样形成的。所以,咱提出,“应当【地方债】清零、并且给地方分钱”。
         六
         我国宪法总纲第十五条,“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表述是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长期以来经验教训的理论结晶,具有科学、智慧、深刻的内涵。其体现于金融方面,国家每年新增货币的分发发放式配置和投放——分发给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用于创建国企做强国企、用于兴建事关国计民生的大型重点工程项目、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发钱),这些,其本质就是国家宏观调控和配置,就是社会主义;货币投放以后进入流通,反复流转,则遵循市场经济的原则,属于市场经济。货币乘数效应揭示出,单倍的货币投放,产生多倍的经济产出。这里的多倍经济产出,属于市场经济的成果;市场经济体量较大,社会主义性质的发钱分钱体量较小,体量较小却居于源头、高端、主导和关键的地位,具有四两拨千斤的意义,体量庞大的市场经济被引导组织规范于社会主义秩序之下(如同十四亿多中国人民接受只9000多万党员但具有先进性进步性和强大组织力量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服从于社会主义,因此国家的根本性质不是资本主义,而依然是社会主义。
         央行每年新增天量货币,却不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不向中央政府及各级地方政府分发金融收益,而狡黠贪婪地企图通过借贷方式投放货币,在本质上和客观事实上是不履行国家宏观调控的责任、是不践行社会主义或在实行社会主义中不忠实和扭扭捏捏。
         落实于金融层面,“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宪法精神才能落地生根。
         七
         恶性的通货膨胀,比如国民党政府时期,法币发行总额,在抗日战争前夕还为14亿圆,至日本投降前夕已达5千亿圆,1947年4月发行额增至16万亿圆;1948年竟增达660万亿圆以上,等于抗战前的47万倍。
         与之鲜明对比,我国广义货币M2总量2001年末为15.83万亿,2021年末为238.29万亿,20年货币总量增长了约14倍。
         可见,新中国几十年来(包括当下),货币发行是理性、谨慎、节制、有定力而并非随意滥发的,也就是——是“有锚”的,但这“锚”,是我国客观存在的物质基础、生产力及国民对温和通胀的承受能力,而不是所谓“外汇储备”或黄金储备。
         国家在温和通胀范围内与时俱进新增货币是正确的,也就是说,国家央行割韭菜是正确的;错就错在割完韭菜不回馈土地,错就错在超增货币以后不向百姓发钱、不向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钱。
         八
         并非印刷出来的纸币才叫货币;电子货币、数字货币也是货币,央行签署的债据都是货币……
         美国货币发行权方面是最差的。美国金融巨头通过持股美联储而实际劫持了美国金融权益、吸血美国。正因如此,美国以如此发达强大的经济,而美国政府却债台高筑,迄今已经负债三十多万亿美元。美国金融权益不为美国政府和人民所得、而被私有金融资本所篡夺,是美国的最严重最核心的绝症。
         我国央行货币发行及其权益由国家掌握,我国金融制度远远优越于美国。我国金融目前的缺憾只在于,实行借贷式货币发行路线而不是彻底和坦诚地实行发钱分钱式货币发行路线,我国金融权益在央行堆积闲置、没有分发给百姓和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而已。只要在这一点上得到突破和改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豁然开朗,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民生全方面将更焕然一新。
         咱之批评批判国家央行,是批评其实行“借贷”式货币发行路线、批评其不实行发放式货币发行路线,批评其一方面使自己债权堆积如山、形成囊肿和滞胀、一方面造成社会(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债台高筑;并非批评央行官员和工作人员中饱私囊、并非指他们私吞了国家一年几万亿十几万亿或二三十万亿货币权益,正如历史上批评批判王明博古李德错误的政治军事路线,并非指其反动、腐败和通敌。
         对错是非,不取决于伶牙俐齿或口齿嗫嚅,也不由旧教条、旧观念说了算,还不由摇头晃脑志得意满故作高深的“专家”“教授”“学者”“权威”“大师”说了算,而由时间和实践这样的终极判官来检验。
         67320241015
         ​
         群友答问——
         (一)群友,“借您所言,每年新增二三十万亿广义货币就能创造一百多万亿GDP,那咱国家存量广义货币有几百万亿,每年循环一次,岂不是得给中国创造千(万)亿GDP啊?那为什么经济增长缺乏动力呢?请给出合理解释。”
         答,过去投放的货币总体上已经陆续回笼央行、退出流通,(比如某地方政府或某企业向银行举债,一段时间后归还银行),也就是,某年正在流通的货币数量不是所谓几百万亿、不是广义货币余额,而主要是当年的货币新增量。
         比如,我们每天吃一斤食物,几十年以后,我们会不会体重上十吨?
         (二)群友,“老百姓手里的新增存款来自于哪呢?”
         答,老百姓手里的新增存款,是每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企业及个人等实体从银行把款贷出来,然后流转到百姓个人账户上的。全国有多少存款余额,同样意味着其它的个体、单位、企业、地方政府等实体向银行有多少负债。道理如同,牌桌上,输家输多少钱,赢家就赢多少钱;赢家赢多少钱,输家就肯定输多少钱。
         (三)有朋友援引2022年03月09日人民网消息“人民银行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总额超1万亿元”,由此质问我“(这)就是你说的金融收益在央行闲置堆积?”
         答,国家央行一年新增货币28万亿(2022年),25万亿(2023年),仅仅、仅仅向中央财政上缴区区1万亿,还好意思?


此帖获赞:         被踩: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773.   构建“员工分红制度”是国企改革的关键;什么是“员工分红制度”?(续)  
    774.   构建“员工分红制度”是国企改革的关键;什么是“员工分红制度”?  
    775.   国企实行“员工分红制度”、国家向人民实行“货币福利制度”,是国企改革和国家发展从一个胜利走向新胜利的绕不开的咽喉要道  
    776.   用矛盾论思想剖析劳方资方,解析企业改革,展望企业发展前景  
    777.   “人多办坏事”?“希特勒是选出来的”?“教育走的太快,请等等落下的灵魂”?  
    778.   建议高考每科目设立一个几千道题的公开发布的题库,如同驾考科目1科目4那样实行网上考试  
            更多冷帖————
    1.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2.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3.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4.   当心报应  
    5.   以自己的节奏起舞、按自己的调子唱歌  
    6.   对福耀大学的赞扬、期待和预判  
            其它更多帖————
    1.   实行货币福利,我国当前重大关键的核心战略(十)  
    2.   实行货币福利,我国当前重大关键的核心战略(九)  
    3.   实行货币福利,我国当前重大关键的核心战略(八)  
    4.   实行货币福利,我国当前重大关键的核心战略(七)  
    5.   实行货币福利,我国当前重大关键的核心战略(六)  
    6.   实行货币福利,我国当前重大关键的核心战略(五)  
    7.   实行货币福利,我国当前重大关键的核心战略(四)  
    8.   实行货币福利,我国当前重大关键的核心战略(三)  
    9.   实行货币福利,我国当前重大关键的核心战略(二)  
    10.   实行货币福利,我国当前重大关键的核心战略(一)  
    11.   齐鲁纪行:草根深处的文化底蕴  
    12.   参观清华北大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