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掰扯“10万亿化债”的事情

洣崽

  
         有朋友问“10万亿化债”的事。货币、金融问题抽象而晦涩、不容易懂,咱发扬盲人摸象的科学探索精神,努力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一步一步、逐渐递进,争取把抽象问题形象地说明白。当然,读者阁下对这一问题有更好更到位的高论高见,非常欢迎交流讨论和批评指正。
         打比方一。翠花跟翠花她爹一起经营酸菜生意。酸菜生意年收入100万,理应每年分给翠花20万,但翠花她爹横竖不给翠花分钱;而翠花要买房、买车、生小孩,不得已,于是每年向她爹借十万八万或一二十万、二三十万不等,多年下来,翠花欠她爹达到一两百万,而与此同时,这么些年她爹应该支付翠花一两百万而没有支付。因此,翠花这个一两百万的负债是伪负债,是应该由翠花她爹兜底、清零的。地方债的道理,跟翠花这一两百万的负债一个理,地方政府就是“翠花”,国家央行就是“翠花她爹”。
         伴随生产力增长、财富的增加和国家经济总量的增大,国家央行与时俱进每年新增天量货币,相当于以货币手段收割发展成果。国家央行理应向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分发金融收入、向全国百姓发放货币福利,即国家央行理应采取分钱发钱的方式把新增货币投放社会;而国家央行却只采取借贷而不实行分钱发钱的方式,本质上是压榨社会和掠夺百姓。长此以往、压榨既久,如同水库的水被逐渐抽走、即将见底,能不鱼急虾跳。
         长期以来国家央行应当分钱没有分钱,地方政府手头局促。为建设基础设施、为促进本地经济繁荣,地方政府一年年向银行举债,累积到今天,地方负债成为天文数字,负债及其利息成为地方的沉重负担、拖累了地方发展。
         这些地方负债,直接和表面上是负债于商业银行,归根到底是负债于国家央行;而国家央行理应向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分钱(分享国家央行金融收益),因而,地方负债是一笔类似前面“翠花负债”式的伪负债,理应由国家央行兜底冲销清零。
         国家尚未认识和承认这些地方负债的不合理,还不愿意由国家央行对这些地方负债彻底兜底清零,还不愿意改弦更张、从此以后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和向中央政府及各级地方政府分钱;它只愿意得过且过地继续拖——以新债化旧债,向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发放更多贷款,实行更低的利息和更长的归还期。
         打比方二。假设海北市已经欠银行300亿,海北无力继续举债发展经济,而国家希望、需要和要求海北继续向银行借贷以促进经济增长,并且出台鼓励和优惠政策,新借给海北800亿,其中300多亿用于抵消过去欠账及其利息,海北还有400多亿用于发展;海北的最新负债余额达到800亿,但国家舒展还款期限,比如以30年或50年为期,而且降低利息,以此为地方政府暂时减压、以刺激当下经济。
         上面“打比方二”还是过于乐观。因为全国地方债约40到50万亿,而国家目前可预期时段内仅安排“10万亿化债”,分摊开来,杯水车薪,一个城市很难享有多大的额度。
         “10万亿化债”能缓解地方负债压力于一时,能短时间刺激经济,但还不算是对“地方债”等金融问题的彻底解决;其彻底解决,有赖国家央行对地方债的兜底清零和从此以后实行分钱发钱的货币发行金融路线。不求解决所有问题于一役;来日方长,在更合适的时间转圜,国家会慢慢捋清货币金融这一摊子事的。
         这就是“10万亿化债”的初衷、意义及其过去未来的脉络轮廓。
         67320241112


此帖获赞:         被踩: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我国强调安检没什么不对;不要总想着替国家省钱  
    2.   歌曲《没出息》与“分钱发钱”思想的契合  
    3.   平稳和连续的智慧  
    4.   基层民主建设中的难题与破解  
    5.   不抱幻想、不怨天尤人  
    6.   令人唏嘘发人深省——我国上世纪90年代下岗倒闭潮  
            更多冷帖————
    1.   我国强调安检没什么不对;不要总想着替国家省钱  
    2.   歌曲《没出息》与“分钱发钱”思想的契合  
    3.   不抱幻想、不怨天尤人  
    4.   平稳和连续的智慧  
    5.   基层民主建设中的难题与破解  
    6.   令人唏嘘发人深省——我国上世纪90年代下岗倒闭潮  
            其它更多帖————
    1.   《物权法》中的与《宪法》相抵触的内容,应当被更正  
    2.   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改革向何处去?  
    3.   “分田到户”是错误的,“包田到户”是正确的。两者有什么区别?  
    4.   维护土地国家所有还是实行土地私有化,是社会制度之争的战略要地  
    5.   延迟退休不合时宜  
    6.   商业性养老、政策性养老、老年货币福利和退休——梳理脉络、理清关系  
    7.   “养老金支出亮黄灯”是伪命题  
    8.   “养老金空账”?  
    9.   养老金问题应当引入原始股概念;建议国家尽可能和尽快地向老年人倾斜  
    10.   让公务员 引领我们奔向更多休闲的新时代  
    11.   精简公务员的提议是错误的  
    12.   国家应该把年轻人的就业包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