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美团、哈罗单车在郑州暂停运营”

洣崽

  
         网上消息,从11月15日,“美团单车、哈罗单车在郑州暂停运营”。是人掰着脚趾头一掐,也会猜测这是政府“禁骑”的意思;即使这完全是共享单车公司自身的技术性商业行为,在这特殊时候,政府也应明智地劝止其“暂停运营”做法、避免问题复杂化。
         这次夜骑多大点事;政府和社会越想事情早点过去,越要淡定和淡化。玩心眼、纠缠不清,越显小门小户小家子气和不坦诚。​应当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争取共赢和完满的结局,而不是片面、偏狭、急吼吼指斥大学生。指责大学生,就意味着对整个事情的否定,造成多方共输结局,​大学生固然没有颜面,也说明共享单车运营商工作不到位、服务不到位不是?政府引导、疏导工作做得不好不是?无端指斥大学生,引发反噬,反而可能引发满地鸡毛。​​一件平常的事情,适当引导疏导即可,不要弄到神经过敏、如临大敌的样子。完满共赢的结局则是,政府和社会肯定大学生们的勇气和青春活力,大学生得到了锻炼,展现了优秀素质,留下了美好回忆;共享车运营商提供了高水平服务,骑行浪潮相当于为其打广告;政府积极引导疏导,服务和组织工作积极得力和亲民;郑州和开封展示了热情友好的城市形象……
         直言快语的“小宁​”朋友,“未雨绸缪啊。”
         答,​这禁那禁,不是什么未雨绸缪,而可能是点燃导火索。
         “小宁”​​,“凡是去(夜骑)的不给学位证。”
         答,​你试试!傻妞,您这是要火上浇油啊!​​不要无事生非,出屎主意。
         骑行这事,政府应当督促共享单车运营商改善服务,切实为学生骑行服务;同时引导大学生骑去骑回,以体谅共享单车运营商调度车辆的实际困难;让这事顺其自然地善始善终,有利于维护郑州和开封的城市形象。政府展示大气、友好、包容、智慧、善始善终的态度,“夜骑”这回事也就慢慢过去了。
         大学生们十多年苦读,毕业之际,就业困难、工作无着、前途渺茫,要体谅大学生的情绪、苦衷和诉求。安抚他们还来不及呢!他们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主要不是他们自己造成的,而是社会造成的,是不当教育制度、不当劳动制度、不当经济制度造成的;社会理应切实为他们解忧。
         “小宁”​,“骑个车(就业)就不(困)难了?        ”
         答,​骑个车,就业困难依然在,但至少顺应疏解了他们的情绪。
         67320241115
        


此帖获赞: 0        被踩: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摒弃极不公平极不合理的坏账清零式“发钱”路线  
    2.   新华社驳斥武大的正确及上级机关的难逃干系  
    3.   分钱,发钱!  
    4.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让“批评和自我批评”落地生根  
    5.   翟东升教授提了一个错误和有害的发钱方案  
    6.   从“支持刚需”破局,构建货币发行的畅通渠道  
            更多冷帖————
    1.   摒弃极不公平极不合理的坏账清零式“发钱”路线  
    2.   新华社驳斥武大的正确及上级机关的难逃干系  
    3.   分钱,发钱!  
    4.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让“批评和自我批评”落地生根  
    5.   翟东升教授提了一个错误和有害的发钱方案  
    6.   粪土清北  
            其它更多帖————
    1.   教育部开错药方了  
    2.   把出现人才归为大学的造就,是贪天之功;期待大学造就卓越人才,是缘木求鱼  
    3.   人才是学校培养出来的吗?  
    4.   教育改革的目标主要不在于“减负”,在于“调结构”  
    5.   初中毕业生读高中读职校的分流做法是不好的  
    6.   脱离实践的我国教育,陷入误区误人无数,无脸以对亿万家庭  
    7.   “高校的课,为什么学生不爱听”  
    8.   简论我国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失衡  
    9.   高校“种田”课程的实践教育探索难能可贵  
    10.   我国家长需要敏锐意识到片面学校教育的缺陷和危害  
    11.   学困生的教育权益应当受到尊重  
    12.   一辈子的饭,要一辈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