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检举揭发”一词何以被污名化

洣崽

  
         带路党们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恐惧和担忧,那就是担心和畏惧他们的带路行径受到群众的警惕、反对、抵制、阻断、检举和揭发。因此,长期以来,他们潜心和精心造作种种素材和视频,其宣传的中心主旨,一,当局是邪恶的,二,不管是非善恶,只要揭发检举行为都是不道德的、卑鄙可耻的。他们不厌其烦潜移默化地灌输这样的观念、苦心孤诣营造这样一种舆论场。
         这一切的一切,不就是在为他们正在进行的或有朝一日想要实行的见不得光的行动准备环境和创造条件嘛!冠冕堂皇的剧情下,藏着的是带路党们见不得天日的私货。
         我国是有贪腐、存在很多方面严重问题,但人民共和国的本质还依然在,这一本质不是那么点诽谤、抹黑和挑拨离间就能改变的。并且,问题的解决靠什么?归根到底,还不是要靠群众的批评斗争?官僚权贵和资产者一致地忌讳群众的批评斗争,他们宁可空唱“以德治国”“以法治国”这样虚头巴脑的口号,也不愿意看到群众起来开展批评斗争;这一点上官僚权贵资产者和带路党是一致的,他们只乐意自己挥舞思想文化甚至暴力的大棒,而不乐意群众拾起批评斗争的武器、哪怕只是思想的武器。检举、揭发是群众实行批评斗争的重要方式和重要手段,被带路党们忌讳、被诟病、被污名化,是很自然的事情,他们心里有鬼嘛!
         只要人民共和国的本质尚未改变,那么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秩序就是维护百姓自己的利益,对各种宵小破坏颠覆行为的检举和揭发就是正确的、必要的、理所应该的、应当继续鼓励和继续发扬的。
         那么,倡导批评斗争、为检举揭发正名,会不会恶化社会氛围、造成人人自危?首先应当相信今天的群众觉悟和社会进步,即使国家倡导批评斗争和鼓励检举揭发,群众也不至于无事生非、没事找事、疑神疑鬼、草木皆兵;二者相信权力和行政部门,权力行政部门的执法和行政,总是会充分调查、谨慎取证、而不是主观任性地仅凭只言片语;三者相信自己,清者自清,通过自己的沟通、说明、分辩、解释和反批评,有误解、有隐情总是可以澄清的。襟怀坦白的人不必担心、不用担心,如同孔子“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独独气死宵小和带路党们。
         67320241122


此帖获赞:         被踩: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对我国大学和继续教育发展的畅想  
    2.   分钱发钱与贸易战  
    3.    让“贸易战”来得更猛烈些吧!!!  
    4.   “最公平的就是高考和公考”  
    5.   主张从银行贷款“借而不还”  
    6.   “危矣哉!”  
            更多冷帖————
    1.   对我国大学和继续教育发展的畅想  
    2.   “最公平的就是高考和公考”  
    3.   分钱发钱与贸易战  
    4.   行政体制与民主机制应当比翼齐飞相辅相成  
    5.   好混的社会才是好社会  
    6.   “和平演变”攻守易形  
            其它更多帖————
    1.   我国教育要回归马克思主义思想、要遵循群众路线  
    2.   对“四大民小”掐尖招生麻木不仁无动于衷听之任之,最应该检讨和批判的是上海教育部门的失职和不作为  
    3.   招生中的名校掐尖做法,是严重的错误,是政府工作的失策  
    4.   解开功利捆绑;像尽享阳光和呼吸空气那样,构建我国务实方便、大众化、终身化的教育福利  
    5.   在教育和经济方面对国家的十个建言  
    6.   赞扬“12岁考上浙大”湛江女生陈舒音的优秀;建议其先休养生息、休学两三年再说  
    7.   朱德:关于我们党如何能够保证少犯错误和不犯严重错误的问题  
    8.   “高考命题题库化,高考题库公开化,有限选拔加电脑随机录取”的高考改革策略  
    9.   狭隘聚焦于书本知识考试分数,我国教育陷绝大多数学校和绝大多数学生于无所作为黯然绝望的境地  
    10.   珍惜、掌握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武器,对党和政府厉行监督和砥砺  
    11.   不能局限和迷信于考试选拔与选举投票;应当主要通过实践斗争造就人才、甄别人才、遴选人才  
    12.   话说“按需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