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转载“小嘉讲历史”之周恩来故事片段

洣崽

  
         周恩来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之一,他的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担任总理,始终廉洁奉公、任劳任怨,对工作极其认真和负责。
         有一次周总理工作到深夜,觉得疲倦,出去散散步、透个气,到院子里见哨兵在站岗,而站岗的位置在路灯下,马上意识到这个站岗位置存在安全隐患。总理走上去告诉他:"一会儿我回来之后你把灯关了,站到暗处去。你们是警卫,坏人从外面进来,你们站在明处,坏人在暗处先看到你们了,自然能躲过你,你要在暗处,只要有人跳墙你就能发现。"
         事后,周总理还专门找来了警卫连的连长,给他讲解这次发现的安全隐患。总理语重心长地说:"我们作为警卫人员,责任重大,一定要提高警惕,见微知著。平时工作中,你们要多思考,多观察,不能形式主义,被表象所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样,我们的警卫工作才能真正做到滴水不漏,确保中央首长和重要机构的安全。"
         连长很受教育,决心按照总理的要求,加强对警卫战士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和警惕性,杜绝安全死角的存在。
         周总理对工作的认真负责,体现在日常工作方方面面当中。在一次平常的政务院会议上,周恩来总理的身影如常出现在会场,他神态平和,目光却锐利而温暖,散发出一种不容忽视的威严。这是一次普通的工作会议,但在周恩来的主持下,却充满令人深思的细节和深远的意义。
         会议开始,周恩来不紧不慢地宣布议程。他强调,每星期开一次会,这是政务院的规矩,更是确保工作推进有序的重要环节。看似简单的时间安排,其实蕴含了他对效率与规范的深刻理解。在发言环节,每位与会人员都依次陈述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气氛既严肃又民主。无论观点多么细微,甚至略显稚嫩,周恩来都细心倾听。他用温和却坚定的语调,点出发言中值得肯定的部分,并加以升华。哪怕是看似无足轻重的建议,他也会巧妙地找到切实可行的突破点,让提议者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更令人佩服的是他对不正确意见的处理方式。当有人表达了偏颇甚至错误的见解时,周恩来并未急于反驳,而是先肯定发言者的思考与勇气,再通过讲述一个贴合实际的案例或引用一段历史经验,轻描淡写地引导对方意识到问题所在。在这种不动声色的“点拨”中,没有丝毫指责的语气,却能让人心悦诚服地接纳他的观点。
         正是这般细致入微的态度,使周恩来不仅仅是会议的主持者,更成为一种民主精神的践行者。他以尊重为基石,展现了何为真正的社会主义民主。他的讲话纲举目张,切中要害,他将民主落实到了细节中。他用每一次肯定点亮团队的信心,用每一个纠正推动思想的进步,用每一周会议的坚持,将大局与细节完美结合。
         这份“细”,既不是拘泥小节的琐碎,也不是流于形式的刻板,而是一种能够触动人心、推动实践的智慧和艺术。这种“细”中藏着对人与事的深刻洞察,更折射出他高超的领导力。
         (转载“小嘉讲历史2024-11-26”)


此帖获赞:         被踩: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2.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3.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4.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5.   一剂药方  
    6.   美国教育部关张,我国教育部何去何从?  
            更多冷帖————
    1.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2.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3.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4.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5.   当心报应  
    6.   会议民主和微信群式民主  
            其它更多帖————
    1.   “义务植树”是形式主义华而不实的典型案例,绿化需要新思路  
    2.   人口向城市、沿海的过度集中,不是好事;我国城市化应该轻踩刹车  
    3.   议“取消死刑”  
    4.   高考狂热耗损着中华民族的精血,公务员考试又来火上浇油?  
    5.   说一说“桃子烂在树上”“肉烂在锅里”的现象  
    6.   片面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应当重新修正  
    7.   破除迷信,实事求是,让各种方案接受论战交锋的考验洗礼,国家择善而用  
    8.   书呆子官僚垄断国计民生重大决策的局面必须改变  
    9.   反腐败斗争  
    10.   厉以宁的“土地确权”值得警惕,“福利方面要量力而行”主张是虚伪的  
    11.   灰尘厚了,屋子脏了,该扫一扫了!——论新形势下的阶级斗争  
    12.   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以宪法精神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