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构建考试与实践两相结合火力交叉的选拔机制

洣崽

  
         古语“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从一个角度一个侧面一个标准看人、看问题、看事情,难以全面正确认识而常常陷入错误。迷信考试、以考试分数测量人才、选拔人才时一考了之,是很粗糙冒失、惰性取巧、不靠谱的。
         出几张试卷、考试选才,自然有其合理性,不应否定;但短时的造作的片面知识性的考试选拔,其局限性和消极影响是客观存在和严重的。
         为此,一方面有必要继续继承和发挥考试选拔的作用,但需合理淡化钝化考试选拔的强度、降低其利害程度、谨慎有限地使用考试选拔结果;二者应该另行构建一个基于实践、基于平时长期表现、基于基层民主评议的选拔制度,让受选拔者在平常工作实践中从容展现,让人们根据其工作其行为而不是仅仅根据其纸面作答来评判评议。知识性考试选拔、实践性评议选拔,两种选拔方式相结合,盲区互补、火力交叉,这样沙里淘金,大概能把草根中的优秀先进分子遴选出来为国家为社会服务。
         考试性选拔继续运用于小升初、初升高和大学招生录取中,以鼓励上进,但降低其利害性与区分度,采取名优学校招生“考试入围(小升初良好入围、初升高优良入围、名优大学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的方式淡化钝化争夺名优学校学位的白热化竞争;对于考试成绩未入围者,国家保底地为其提供在普通学校入学就读的机会,即,考得成绩再差,也享有受教育的权益。以此把我国教育从高度内卷炽热高烧恶性竞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重建宁静、平和、清凉、舒缓、包容、健康、积极的教育生态。
         实践性民主评议选拔则主要贯彻于出学校参加工作后的阶段。每个单位的干部选拔、岗位任用等,主要不是看其学历文凭,“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是英雄是好汉,实践场上比比看”,宜采用实践选拔的方式。在长期工作中,人们发挥各自特长在不同岗位不同方面崭露头角,根据其业绩,并信任群众的眼力、公平和判断,通过该单位日常的的微信群式民主生活,渐进平稳连续地实现对每个员工的合理评价和每个岗位的优化。通过实践选拔,达到选拔人才、新陈代谢、发展事业的目的。
         把受教育阶段的招生选拔和成人进入社会后职位晋升的人才选拔区分开来。前者名优学校的招生仅仅是学苗选拔、还远远不是国家的正式人才选拔,学生成长发展尚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只宜稍稍区分,宜温和、尊重不确定性,不宜那么高利害高区分度、那么严厉严峻截然分明,不应异化成名校招生录取的“掐尖”。成人进入社会后,各单位每个岗位有其个性化要求,优秀的司机未必是合格的文秘,娴熟的技工未必适合管理,而每个员工各有其禀赋特长,因而单位和社会的每个岗位的人才选拔不可能有固定的模式和标准、而是异常丰富多元的,有、且唯有实践才能为社会和为各单位甄别选拔出适用和优异的人才来。
         教育阶段中考、高考等种种考试,其实只需要为名优学校招生提供低程度分选、而不必无限区分;自有后面的“实践选拔”会承担为国家为社会为各单位选拔人才的责任,从而把“选拔人才”这样严肃重大的任务和使命从中考高考这样的升学考试中实事求是地卸下来。这样,中考高考这样的升学考试就可以放下包袱、轻松下来、回归基础和简易,让中考高考指挥棒不再引向内卷、不再作妖。
         67320250108


此帖获赞:         被踩: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2.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3.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4.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5.   一剂药方  
    6.   美国教育部关张,我国教育部何去何从?  
            更多冷帖————
    1.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2.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3.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4.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5.   当心报应  
    6.   会议民主和微信群式民主  
            其它更多帖————
    1.   实行货币福利,构建国内大循环  
    2.   咱摇头、淡笑……  
    3.   欣赏一下厉以宁老先生的“第三次分配”  
    4.   从郑州洪水到对我国经济的思考  
    5.   话说“慢慢来”  
    6.   上海英语教育政策进步有限,继续谨慎旁观  
    7.   强推“教师轮岗”,是方向性路线性错误,是野蛮施政  
    8.   话说“善待”,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去分析,才可以突破思想的圈圈……  
    9.   中考和高考越无限膨胀,越把我国孩子的发展道路堵死  
    10.   钝化清北等名校的“掐尖”招生,让美帝人才收割机掐无可掐  
    11.   谁教育谁?  
    12.   把教育弊病的责任推到“教育市场化”,既是推诿甩锅,又是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