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会议民主和微信群式民主

洣崽

  
         看一个地方会议的报道视频。从视频参会人员的表情看得出,与会人员被动、无奈、应景附和式参加,基本上就是领导独霸话筒、一言堂,套话、空话、会议流程煞有其事,实际上没有、或没有多少畅所欲言民主交流讨论的真正内容,好像一个病态果实,果皮很厚,剥去果皮,里面果肉极小或没有果肉。这种文风会风,亟需要一场延安式的整风运动,以反对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官僚主义。文风会风是党风的体现,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没有讨论交流争论的会议,是假模假样的无效会议。
         我参加过多次类似的基层“代表大会”,水得很,水到不想参加。这样的会议,远不如一个生动活泼微信群的交流效果好。
         宁可文山会海,却不愿意建设微信群式民主;个中缘由,微妙得很,其中小九九,可以揣度一二:
         藏拙。自己没货,在微信群跨越时空的永不休会的彻底的民主生活中,恐怕自己不能驾驭局面;
         担心。自己犯了某些错误或屁股不干净,担心民主生活于自己不利;
         自保。实行微信群式彻底的民主生活,新陈代谢加速,许多新思想、新办法、新元素、新力量、新人物将脱颖而出,大浪淘沙,给自己的地位和利益带来威胁;
         遮蔽。会议形式利于领导发指示而不利于听众表达,便于屏蔽、便于操控、便于一手遮天。
         出于上述可怜自私的念头,领导岗位的水货人们把个人置于党、集体、国家和事业之上,以种种名目拒绝实行微信群这样科学、先进、彻底的民主形式,而宁可采用陈旧、落后、极不方便、成本很高的会议形式。这种小九九,有的是短视愚昧自私的盘算,没有一点真正共产党人的气味。
         即使从领导者自保个人地位和利益的动机出发,也是以实行民主政治生活更有利、更符合长远和更有前途。集体事业的进步,主要不是靠领导者及其小圈子的力量和办法,而是靠整合全体成员的意见、办法、智慧和力量。其实群众很开通,只要领导者民主作风好、善于团结,就算领导个人能耐不大、办法不多,即使有些许缺点错误,也很正常、能得群众体谅,通过民主生活把群众凝聚在一起,领导就赢得群众智慧和力量的加持、不断精进、永立潮头,无往而不胜。
         67320250209


此帖获赞:         被踩: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学习毛泽东  
    2.   湖北天门补贴生育比国家做得好,盛赞!  
    3.   “吹牛式爱国,是一种毒药”  
    4.   贻误军机  
    5.   反腐是技术活,窄巷捉猪给出的反腐启示  
    6.   囤积央行不分钱发钱,相当于囤积油库不给油箱加油  
            更多冷帖————
    1.   学习毛泽东  
    2.   湖北天门补贴生育比国家做得好,盛赞!  
    3.   贻误军机  
    4.   “吹牛式爱国,是一种毒药”  
    5.   反腐是技术活,窄巷捉猪给出的反腐启示  
    6.   囤积央行不分钱发钱,相当于囤积油库不给油箱加油  
            其它更多帖————
    1.   人口向城市、沿海的过度集中,不是好事;我国城市化应该轻踩刹车  
    2.   议“取消死刑”  
    3.   高考狂热耗损着中华民族的精血,公务员考试又来火上浇油?  
    4.   说一说“桃子烂在树上”“肉烂在锅里”的现象  
    5.   片面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应当重新修正  
    6.   破除迷信,实事求是,让各种方案接受论战交锋的考验洗礼,国家择善而用  
    7.   书呆子官僚垄断国计民生重大决策的局面必须改变  
    8.   反腐败斗争  
    9.   厉以宁的“土地确权”值得警惕,“福利方面要量力而行”主张是虚伪的  
    10.   灰尘厚了,屋子脏了,该扫一扫了!——论新形势下的阶级斗争  
    11.   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以宪法精神为核心  
    12.   对“高度一致”错误思想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