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洣崽

           
         郑强教授在演讲中大声疾呼:“再这么搞下去,中国没有一流科学家了;为什么?杂了,太杂了。我们不应该追求一个人什么都会,我们应该追求的是每一个人都是拔尖的、然后把它组成一个乐队,而不是一个人成为杂家,这才能出一流科学家。”赞郑强教授,所讲很有道理、切中时弊。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杂和专精尖的问题,应该区分成年前和成年后两个阶段。
         成年前主要实施基础教育,这个阶段应当杂、必须杂;杂就是全面发展,杂就是基础打得宽。怎么才能实现杂?答,必须低要求。低要求才能鼓励杂、才能实现杂;反之,在某方面或某几方面、某课程或某几门课程上过高要求,必然损害其它方面的发展,这种“高要求”是以损害和放弃其它多方面的进步为代价。因此,中小学阶段如此内卷、实行所谓“高要求”,每门课程“从难从严”搞得那么繁琐艰深、升学竞争搞得那么疯狂炽热、耗占学生太多时间精力,自以为这样子是兢兢业业、为学生好,其实是不利于学生往杂的方向拓展、不利于他们打下广阔的基础、不利于全面和健康发展,是违背教育规律、是贻误学生和摧残学生。
         低要求有利于造就和谐学习氛围和良好教育生态,而不至于鸡犬不宁、鱼急虾跳;有利于学习者自主取舍。当实行课程教学低要求、当学生免受过分压迫,学生就能出于兴趣爱好和自主选择而不是出于外在强迫地、关注于某科目或某方面而有所精研和单骑突进。体温不是越高越好,扁桃体淋巴结不是越大越好;基础教育课程,要走出标准越高越好、要求越严越好思想误区,恪守本分,为其它课程、为非课程其它领域的发展,自觉留白。
         多门课程达到专业水平,即使成年人终其一生也很难做到,却实行繁难考试、强求中小学受教育者在其毕业之际门门课程拿高分,是苛刻、违背科学和不切实际的。多门高考科目,每科目高考题如此刁钻怪异,即使是该科目任课老师都为之犯难,学生怎能不备受折磨。中小学开设众多课程是正确的,但这些课程的教学要求应当降低和必须降低,学生稍稍涉及、有所了解、具备一点常识和基础就行,而不应复杂化艰深化。基础教育阶段有些学生在某科目某方面单骑突进特别优异是可以的,这是学生自我成长自我选择的结果,应当尊重这种现象却不宜怂恿和鼓励,应当淡定坚持“杂”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导向,而不应当以此沾沾自喜、将其当作教育成功的案例和资本。
         成年后,应当主要致力于特长发展和专业造诣。只要有一把刷子厉害,就足以立身和告慰平生。成人后的高等教育及继续教育阶段,受教育者已然身心成熟,有着高度的自主意识,其治学和成长主要依靠自觉自律,而无需且抵触外在过多干预和强加。由于职业分化和境遇差异,成年后可以且应当以发展个性特色、以专精尖为方向。专和尖,必然以非主攻的其它方面的放松、放弃、让位来腾挪时间、精力和资源,以实现主攻方向的突破,达到精湛、精深、独创、出类拔萃、遥遥领先的效果。
         现在我国的教育问题主要在于成年前中小学教育阶段。由于中考高考高利害恶性升学竞争逼迫,苛求学生每门课程考高分,高难度、高压力,令中小学基础教育不堪重负、不得安生;再则,压迫青少年把时间精力过多地空耗在区区若干门中考课程高考课程之中,致使基础教育狭隘单调、该杂不杂、不能全面发展;“金字塔”下部地基太窄小,给成年后的个性化专业发展造成局限、致其后劲不足、高不起来也深不下去。
         当前中小学课程设置,除英语应当淡化,其它总体还基本合理;只要降低当前各门课程过高教学要求和考试难度,就能为学得杂一些、为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于是有利于成年后的个性特长专业禀赋的造就。
         成人后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营造宽松、包容、低要求、无为而无不为这样的情境,有利于受教育者自主取舍和抉择,有利于受教育者在其擅长或感兴趣或情有独钟的主攻方向纠结缠绕、百折不回、赢得柳暗花明铁树花开。严厉严格高要求,只适用于其选取和主攻的领域,而在其它方面则取任其自然的释然态度。
         基础教育应该以“杂”为取向,后续教育应该以“专精尖”为取向;基础教育和后续教育,都应当营造宁静、清凉、宽松、包容、无为而无不为、静待花开的环境,而不要左倾、急不可耐。
         67320250403


此帖获赞:         被踩: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2.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3.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4.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5.   一剂药方  
    6.   美国教育部关张,我国教育部何去何从?  
            更多冷帖————
    1.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2.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3.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4.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5.   当心报应  
    6.   会议民主和微信群式民主  
            其它更多帖————
    1.   就“美国人缺爹”话题跟朋友的闲扯  
    2.   我国低生育率问题,可以解决  
    3.   把正当批评和中伤抹黑区别开来,把群众就业和干部选拔区别开来  
    4.   “全国人均负债二三十万”的说法谬种流传、耸人听闻、条理混乱、颠倒事实  
    5.   解决这三个问题,人民公社就可以发挥神威、大放光彩  
    6.   提一个高考改革的简单办法——  
    7.   大山孩子逆袭为航天员的事例,洗白不了我国教育客观存在的严重问题  
    8.   对“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领导讲话的述评  
    9.   不因人废言;一位贪官在法庭上说的话,直白、真实而有典型意义——  
    10.   “三权分立”与“支部建在连上”的比较  
    11.   阻断引发升学恶性竞争的两个根源  
    12.   我国两把刷子,西方国家只一把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