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矛头所向,应当对着特权和资产阶级

洣崽

  
         对协和董姐事件的批评批判中,依据“论文仅仅29页”,是没有说服力、极其不妥的。毛泽东、鲁迅的大多数文章在29页以下,而今社会几十页以上东拉西扯东拼西凑的垃圾论文堆成山;以论文长短,更彻底地说,以发表论文作为获取学位的要件,本身是机械、错误、形式主义、不切实际的。
         只有在社会实践中能提出有价值的真问题,也只有在社会实践的不断探索中能解决这些问题。学生读几年书,尚未在实践中淬炼,学校和国家教育机构就急不可耐地压榨其写论文、出成果,学生受压迫、为升学为就业,不得已而无病呻吟造作“论文垃圾”、以哄鬼凑数——这是中国当代教育和世界当代教育的通病;学生是错误和无聊教育制度的受害者。学生正常读多少年,就给予毕业、予以学位好了,无需以成果以论文做强求,自有社会实践去检验他水平高低,无需学校自作多情、越俎代庖。把学历学位和学术水平捆绑,本身是机械惰性的制度安排。幸而中国革命领导人不是机械地按考试按文凭按学位来决定,不然留洋博士王明、博古…一行人占据领导权,哪里还有毛、周、朱……的位置?
         就肖董而处理肖董、就协和而整治协和,没有太大意义;关键在于通过暴露出来的几只白蚁而发现和捣毁千里长堤之下的那个蚁穴和所有其它蚁穴。毛主席曾说,“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资产阶级及其思想统治我们学校,事实证明所言不虚。
         对协和董姐事件,矛头所向,应当对着阶层固化、对准权贵和资产阶级。正如上海某“一姐”所揭示的,“特权阶层早已经形成了利益同盟,他们修改规则、垄断资源、操控舆论”,对此予以揭露、批判、反对、斗争、矫正、根除,才有坏事变好事的进步意义。
         市场经济是高效、科学的资源配置方式,有利于自主自力,有利于迸发主动性和创造力。驾驭资产和市场经济服务于社会主义,发挥市场经济的优长、利用资产者谋利的魔性发展生产,又警觉和提防其消极后果和危险,正如发挥核电而避免核事故的道理;又比如反对家暴、而不是要消灭家长,反对资产阶级的剥削压迫,而不是要消灭资产者和取消市场经济。
         67320250516


此帖获赞:         被踩: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48.   劳方和资方、工会和社团、舍得与发财及创设员工分红型企业制度……  
    149.   员工不是公司的出资人,为什么应当参与分红?  
    150.   继续说工会与社团及中国前途  
    151.   从以色列的成功反思我国教育  
    152.   我国教育之弊,在于方向错误、主次颠倒  
    153.   有些朋友还纠结“土地国有”无法释怀……  

            更多新帖————
    1.   杜撰文革期间受苦受难经历的文学陋习和俗套应当摒弃  
    2.   对财政部发布的地方债问题的述评  
    3.   以“举报母亲致其被枪决”作为论据否定文革很牵强  
    4.   研读我国“四大班子”政治结构  
    5.   摒弃极不公平极不合理的坏账清零式“发钱”路线  
    6.   新华社驳斥武大的正确及上级机关的难逃干系  
            更多冷帖————
    1.   杜撰文革期间受苦受难经历的文学陋习和俗套应当摒弃  
    2.   对财政部发布的地方债问题的述评  
    3.   以“举报母亲致其被枪决”作为论据否定文革很牵强  
    4.   研读我国“四大班子”政治结构  
    5.   摒弃极不公平极不合理的坏账清零式“发钱”路线  
    6.   分钱,发钱!  
            其它更多帖————
    1.   从以色列的成功反思我国教育  
    2.   员工不是公司的出资人,为什么应当参与分红?  
    3.   继续说工会与社团及中国前途  
    4.   劳方和资方、工会和社团、舍得与发财及创设员工分红型企业制度……  
    5.   共产党是今日中国的强大优势  
    6.   社团与企业的关系问题  
    7.   马云批评监管、监管修理马云,都是正确的,为好戏喝彩  
    8.   教育与就业及其它……  
    9.   话说“党领导一切”和“加强党的领导”  
    10.   做加法和做减法  
    11.   猜想——在基础教育的中小学阶段不应鼓励、追逐和苛求高分  
    12.   团队运作和项目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