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诗和远方”与衣食就业

洣崽

  
         人生社会,要诗和远方,也要衣食就业。就业衣食是根基,“诗和远方”则把人引向高远、让人生美好。一味“诗和远方”会饿肚子,一味衣食则不免让人局促狭隘、愚陋闭塞、打不开格局和眼界;本质上,两者并非绝对排斥、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有愤激猛人朋友断言,“(大学)不以就业为目的,就是耍流氓”。这个批评有问题。就业问题不是大学所能承担,甚至不是教育能承担。
         在终极一生的教育中,固然应该加强劳动职业技能的培养,甚至国家应当整体筹划,于人生某阶段某几年重点和主要地进行劳动本领职业技能的培养,比如,把中小学学制12年调整为10年,腾出两年时间,在中学大学之间插入两年实践教育期,让每个学生通过师徒方式初步习得一两门职业技能;但造就职业技能确实不是大学的长项、不是大学所能胜任。
         就业问题的根本解决,主要不是由大学担当、甚至主要不是由教育来解决,而应当由国家担起责任,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生产显著过剩的当下,由国家通过缩减法定周工作日和日工作时,实行有限岗位多人共享、带薪轮休、过饱和冗余就业,最终实现普遍就业——来解决。
         倘若完全以功利就业为目的,缺乏理想主义和人文精神,毕业于这样的大学、受这样的教育之后,受教育者如同漂泊茫茫大海中、没有指南针没有导航、并且浓云密布不见星光——情境下的一叶可怜孤舟。
         应当把对生活劳动本领和职业技能的培养纳入教育全流程整体设计中,如前所述的于中学大学之间插入两年“实践教育”期,腾出专门时间段,让学生初步走入社会和习练本领技能;但倘若把就业作为大学教育的主要和终极目的,则不但站位太low,也是大学不擅长和无法胜任的。除上述两年实践教育期,其它教育段,如小学、中学、大学及终身继续教育,还是应以“诗与远方”这样知识、文化、艺术、闲适、理想主义为主要内容更合适,既培养国民劳动就业能力,又为其插上人文精神的翅膀。
         67320250628


此帖获赞:         被踩: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新华社驳斥武大的正确及上级机关的难逃干系  
    2.   分钱,发钱!  
    3.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让“批评和自我批评”落地生根  
    4.   翟东升教授提了一个错误和有害的发钱方案  
    5.   从“支持刚需”破局,构建货币发行的畅通渠道  
    6.   再谈“每孩补贴三十万”  
            更多冷帖————
    1.   新华社驳斥武大的正确及上级机关的难逃干系  
    2.   分钱,发钱!  
    3.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让“批评和自我批评”落地生根  
    4.   翟东升教授提了一个错误和有害的发钱方案  
    5.   粪土清北  
    6.   从“支持刚需”破局,构建货币发行的畅通渠道  
            其它更多帖————
    1.   优秀者入围随机录取、未入围者亦普遍升学,对教育和考试制度改革的期待  
    2.   中考命题所谓“增加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的表述,不可取  
    3.   话说“妄议”  
    4.   话说“反腐”——建设基层民主,把一池染缸重变清流  
    5.   “打碎夕阳”?  
    6.   马克思——“把劳动和教育结合起来,就会把工人阶级提高到比贵族和资产阶级高得多的水平”  
    7.   发展实践教育是正确的,但应当于学校之外另辟蹊径  
    8.   “实行货币福利”,我国发展道路上无法回避的核心策略  
    9.   实行货币福利和微信群式基层民主,建设繁荣富强的先进国家  
    10.   对政治局集体学习“聚焦资本”的述评  
    11.   漫聊“坚持马克思主义”  
    12.   取消初中毕业后普职分流是正确的;职业教育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