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由“大庸古城”投资失败剖析两条货币发行路线

洣崽

  
         央视“焦点访谈”曝光,大庸古城投资24亿而濒临破产。大庸古城项目成败,其实于国家层面没有大碍。大庸从国家借贷24亿,这24亿反复流转、乘以货币系数,早已激发促成产生约百亿的产值,就算最初的这24亿在古城项目中打了水漂,国家于总体经济层面是不亏的;大庸以自己的以身负贷,为国家发展经济做出了贡献。
         但毕竟不好,拉低了经济质量。大庸这笔账变成坏账死账,还不得由国家兜底?
         国家央行每年新增天量货币收割发展成果和社会财富,不分钱发钱而放贷,国家央行确实由此积累了堆积如山的法律意义的债权;但,新增货币而不分钱发钱,本质上是国家央行对于全社会道义上的负债。因此,国家央行一方面积累天量债权、另一方面则在道义上向全社会严重负债,就像剥削群众的财主,聚敛不义之财而积累人民的愤恨。
         国家货币发行的明智方式,不是借贷、而是直接分钱发钱。分钱发钱,收割社会而回馈社会,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造福社会,避免了国家央行对全社会的道义负债。
         大庸古城投资案例反映这么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不论对于地方政府还是对于企业,都投资有风险,或盈利、或亏损,很正常;并且,一些政府项目属于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无法通过狭隘市场经济盈利。
         国家央行货币发行不外两种方式,放贷式和分钱发钱方式。新增货币,国家不愿分钱发钱,只得实行“放贷”方式,地方政府或企业或居民申请贷款,银行放贷、乘机把新增货币投放出去;贷款是要归还的,货币权益实质上还在银行,因此放贷式货币投放只是货币伪发行、而不是真正的彻底的货币发行。在放贷式货币伪发行中,地方政府及企业和居民负债,国家央行积累债权,但国家央行道义上向社会负债。
         大庸古城项目向国家负债24亿、项目失败无法归还、形成坏账死账,到头来由国家兜底、豁免债务。至此,才形成货币发行闭环。这种该分钱发钱不分钱发钱而只放贷、到坏账死账不得已时兜底的货币发行路线,相当于有马不骑偏要骑牛、敬酒不吃吃罚酒、哪壶不开提哪壶,相当于鼓励落后、鼓励经营不善,为贪腐、为化公为私提供渠道,百姓被收割却得不到应有回馈,损失国家公信,让群众寒心,国家经济运行质量低,原因在此。
         相比于上述“放贷”路线,“分钱发钱”货币发行金融路线怎么运转?国家央行每年新增货币,坦诚及时合理地向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发金融收益、向百姓合理发钱,则国家央行为国家为社会造福、而没有道义上的负债;至于中央政府、各级地方政府及企业和百姓,分的钱发的钱到手以后,在遵循法律法规前提下由他们自我负责、自主支配,或用于消费、或投资生产、或暂时存入银行,悉听尊便、自求多福,不论地方投资或成或败、是盈余或亏损,都是他们自己的事,国家央行立于超然和尊崇的位置、乐看风生水起。中央政府、各级地方政府及企业和百姓年复一年获得来自国家央行的货币福利,雨露滋润、万物滋长,各安其位、奋发图强,自力自治、自我负责,国家经济必将高质量高水平运行,国家社会经济面貌焕然一新。
         67320250629


此帖获赞:         被踩: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我国强调安检没什么不对;不要总想着替国家省钱  
    2.   歌曲《没出息》与“分钱发钱”思想的契合  
    3.   平稳和连续的智慧  
    4.   基层民主建设中的难题与破解  
    5.   不抱幻想、不怨天尤人  
    6.   令人唏嘘发人深省——我国上世纪90年代下岗倒闭潮  
            更多冷帖————
    1.   我国强调安检没什么不对;不要总想着替国家省钱  
    2.   歌曲《没出息》与“分钱发钱”思想的契合  
    3.   平稳和连续的智慧  
    4.   不抱幻想、不怨天尤人  
    5.   基层民主建设中的难题与破解  
    6.   令人唏嘘发人深省——我国上世纪90年代下岗倒闭潮  
            其它更多帖————
    1.   赞扬“12岁考上浙大”湛江女生陈舒音的优秀;建议其先休养生息、休学两三年再说  
    2.   朱德:关于我们党如何能够保证少犯错误和不犯严重错误的问题  
    3.   “高考命题题库化,高考题库公开化,有限选拔加电脑随机录取”的高考改革策略  
    4.   狭隘聚焦于书本知识考试分数,我国教育陷绝大多数学校和绝大多数学生于无所作为黯然绝望的境地  
    5.   珍惜、掌握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武器,对党和政府厉行监督和砥砺  
    6.   不能局限和迷信于考试选拔与选举投票;应当主要通过实践斗争造就人才、甄别人才、遴选人才  
    7.   话说“按需分配”  
    8.   对“土地公有没有无比优越性,只有无比腐败性……”跟帖的回复  
    9.   反对零散切割永久瓜分的土地私有化  
    10.   把厉老先生奉若神明,反映我国政治经济思想界的迷失和贫乏  
    11.   高区分度过分选拔,是我国在教育领域的重大失策  
    12.   珍惜、掌握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武器,对党和政府厉行监督和砥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