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从“支持刚需”破局,构建货币发行的畅通渠道
洣崽
生产多少财富、国家就向生产者支付多少货币,这种货币投放方式貌似合理,而其实不可行。比如钢铁公司生产钢、服装公司生产服装、汽车生产公司生产汽车、饮食店做出面条馒头包子,生产出来必须被社会所需要所接受所吸纳所购买,才是有效生产,生产出来而不为社会所接受,则是无效生产。
因此,货币投放不能直接投向生产者,而只能投向消费者、应当以人们的需求作为货币的投放指针;因为与被需求被消费所对应的生产必定是有效生产。但消费需求有合理基本需求、合理高级非必要需求、不合理需求等类型。小孩子要衣食要抚养、学生要上学、老人要衣食要医疗、病残失能者需要生存,这是基本又合理的需求,城市或地方政府需要建设本地水电气道路通讯文化基础设施,也属于合理基本需求。至于想旅游、想投资、想买私人飞机、想太空旅行……属于合理但非必要非基本的高端需求。
国家应当睿智、积极、坦诚地把人们(及地方)的合理基本需求(即刚需)肯定下来,以国家金融的方式予以实现。即,国家每年新增货币要投放出去以推动经济,那么,投给谁?不要那种“放贷”式的伪货币发行,而要直接分钱发钱。向谁分钱发钱?那就是,依据地方基础建设的刚需给各级地方政府合理分钱、依据人们基本生活的刚需给全国的小孩学生老人病残失能和有孕及育婴期妇女这样纯消费者群体发钱。“每孩补贴三十万”,就是这一金融思想的实现,支持鼓励生育是当前我国货币发行最紧要最正确的渠道。
“人人有份,见人发钱”不失为一种简单省事和公平的货币发行方式,但不是最佳方式。向全国的小孩学生老人病残失能和有孕及育婴期妇女等纯消费者发钱,最为精准、效率最高、效果最好,最能被社会普遍认同和接受。这种方式,表面上没有发给上班劳动一族,但直接减轻了上班劳动一族的家庭经济负担,并且发下的钱花出去,经过流转最终到劳动上班族手中,劳动者才有钱可赚、才更好赚钱。
地方政府的刚需和上述纯消费者群体的刚需,容易定义、容易甄别,便于实现,符合社会公平。国家通过肯定刚需所投放的货币,就像撒向沃野的种子,反复流转,产生多倍的经济产值。刚需的定义随时代变化,过去认为的非必要高端需求,比如人人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和终身继续教育,今后逐渐应当被国家认定为合理基本需求了。
至于地方政府及人们的进一步高端需求,则在市场经济环境中通过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来实现。
国家通过“支持刚需”的渠道向社会投放货币,如同甘霖普降、滋润大地和生灵,于是市场经济生机蓬勃。有的地方有的企业有的人们在市场经济中挣钱了,便有机会有能力实现自己的高端需求;如果没挣到钱,也不怨天怨地,反正合理基本刚需已经实现。其影响所及,不但实现了社会的刚需,连社会的高端需求也合理有序地有更大可能地实现了。
有钱不懂花是傻子;国家央行货币滞胀、不懂怎么投放,跟人傻是一个理。
67320250716
此帖获赞: 被踩: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