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发钱,国之大事
洣崽
钱、货币的问题,是国家大事。货币发行,国家掌握闸门,发行多少、如何发行、投向哪里、节奏如何把控——极大影响和决定着国家社会经济运行的水平和质量。
天不行雨,大地干涸、草木枯焦;货币如同雨水,应天顺时发行货币是国家的责任、是经济成长的需要。
地势有高低。雨水下在山岭高坡,会自然向低洼沟谷汇集、低洼沟谷就算不下雨也没问题;雨水只下在低处却无法倒流润泽高山、就会发生旱灾。
桃子结在树上,给桃树浇水施肥却要向着根部。
人群有青壮劳动群体,也有小孩学生老人病残失能和有孕及育婴期妇女等非劳动者即纯消费弱势一族。货币投向非劳动者纯消费弱势一族,随着开销,必然被青壮劳动者群体通过劳动赚取、而实现流转,实现经济活跃和繁荣、社会兴旺。
生产和消费链条关系中,消费是主动轮、生产是被动轮,是消费驱动生产,而不是生产驱动消费。应当主要将货币投向消费端(消费人群),人们消费,自然拉动生产;倘若愚直地急不可耐主要将货币投向生产端,固然可以最快地促进生产,但终因消费端匮乏、购买力不足,而造成生产积压,经济链条断裂、死火。
随着生产力的增长和物质财富的增多、在可接受的温和通胀范围内,国家每年新增巨量货币是无比正确的;我国近几十年经济迅速增长,每年新增巨量货币的金融政策在其中居功至伟。
但我国社会和经济运行质量还不高,重要原因就在于我国货币投放还不科学恰当。以放贷方式而不以分钱发钱方式,向生产端资本集团砸钱放款、而不向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及弱势纯消费者群体分钱发钱——这是我国目前金融路线的瑕疵和问题所在。
向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及纯消费人群分钱发钱,就是以消费启动生产的动员令;应当分钱发钱而不分钱发钱,经济活动就启动不起来。在一定区间,你越分钱发钱,国家经济发展得越欢和越好。
孙子兵法开篇第一句:“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同样,货币发行,国之大事,一点也糊涂不得。
67320250913
群友切磋——
“登高”群友:“在一般情况下,如果财政结余,发钱是没问题的、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体现;现在不行,现在已经处于广义的战争时期,国家要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战争机器中,老百姓应该勒紧裤腰带,过几年紧日子……现在受些苦,才能换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答,似是而非。“广义战争”就应该按广义战争的打法,而不能一根筋。当前国际局势复杂,但没有改变我国社会供过于求、生产过剩的基本状况。在供过于求、生产显著过剩的形势下,越扣扣索索,国内经济越差;越分钱发钱,越促进流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越有利于国力增长,越有利于团结人民同仇敌忾,越增加我国应对战争的潜力和后劲。
邓小平几十年前确立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基本路线是实事求是和非常智慧的;在当前总体国际形势并无大变且显著有利于我不利于对手的情况下,就自乱方寸、慌慌张张要改变基本路线,是不可理喻的。
以“广义战争”为由反对向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厉行分钱、反对向百姓发钱,虽则你出于良好愿望,但实际却是于国于民有害的想当然的糊涂思想。
分钱发钱,最能显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和优越性,最能激发我国人民的幸福感和自豪感,最有利于团结人民万众一心、形成人民战争的铜墙铁壁,在国际宣传战、舆论战、攻心战、经济战上,我国就赢得主动、先机和优势,使我国站在先进社会制度的高地……
不分钱发钱、拖延分钱发钱,是陷国家于险境、利于敌而不利于我的错误路线。
此帖获赞: 被踩: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