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芝麻与西瓜、枝叶与群山,人满为患与就业

洣崽

  
         一
         国家重大工程总是让人赞颂、期待、欢欣鼓舞,比如雅江水电、川藏铁路、新藏铁路;但这三项总共也就两万亿,还有更大的——
         国家央行一年新增货币约二十五六万亿,将其中十五万亿合理分给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剩余十万亿发给百姓——向全国的小孩学生老人病残失能和有孕及育婴期妇女等纯消费者群体每人每月发放一千元左右货币福利。这样的一年二十多万亿货币投向社会,反复流转,像种子撒进土地一样,一年产生一百几十万亿的经济产值,收获百姓对党政的高度支持和万分拥护、收获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足进步、收获经济高速高质量发展。这样一个分钱发钱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才是真正的大项目,而雅江水电、川藏铁路、新藏铁路等,只是这一分钱发钱工程的子项目。
         可不能见芝麻不见西瓜、见几片树叶不见森林不见群山……
         二
         现在的中国和世界,任何行业都人满为患、人才济济是正常的,今后程度只会更厉害。今后的岗位劳动生产率趋高,不需要那么多岗位也能生产社会所需的足够产品和提供足够服务,加之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普遍应用,岗位数量当然减少;而劳动是每个国民的基本权益和生活第一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以国家之力推动实行普遍就业、使人人有工作。岗位减少、又要实现普遍就业,怎么办?实行过饱和冗余就业,缩短周工作日和减少日工作时,过去的一个岗位今后容纳两个、四个或更多人就业,实行有限岗位多人分享和带薪轮休。这样,每个人有工作、而劳动时间短休闲时间多,既储备劳动熟手和储备生产能力以备特殊紧急状况之需,又提升全社会生活品质。
         不推动实行过饱和冗余普遍就业,而热衷举行各种考试、设置就业障碍和高门槛,挑起全社会对岗位的白热化竞争、引发残酷内卷,貌似“公平”,实际上是不负责任,是对国民工作权的无视、不尊重和无所作为,是愚蠢和错误政策。
         67320250925


此帖获赞:         被踩: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芝麻与西瓜、枝叶与群山,人满为患与就业  
    2.   分钱发钱思想静待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3.   不跟这样几种情况的朋友讨论问题  
    4.   “我国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和甲状腺硕大囊肿  
    5.   盲人摸象认识社会主义  
    6.   遥想当年延安整风运动  
            更多冷帖————
    1.   芝麻与西瓜、枝叶与群山,人满为患与就业  
    2.   分钱发钱思想静待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3.   不跟这样几种情况的朋友讨论问题  
    4.   “我国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和甲状腺硕大囊肿  
    5.   盲人摸象认识社会主义  
    6.   话说“讲政治”  
            其它更多帖————
    1.   高考是什么?高考向何处去?(二)  
    2.   高考是什么?高考向何处去?(一)  
    3.   引入电脑摇号,钝化清华北大招生选拔  
    4.   苛刻繁难的我国高考,摧残了人才的幼芽,是我国和世界教育史上的沉痛教训  
    5.   教育和高考问题已经上升为制约我国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的主要矛盾  
    6.   取来错误的酵母,酿不出合格的酒——上海浙江“新高考改革”堪忧  
    7.   “新高考”闪着诡异的光…  
    8.   浙江高考语文阅读题《一种美味》……  
    9.   将中小学小升初和初升高毕业考试的“择优”改为“选差”  
    10.   “透明化简易化分散化、大题量广覆盖长考时高分值、时间前置限制重考”的高考策略  
    11.   转载——谈谈教育问题(毛泽东关于改革教育的一次重要讲话)(二)  
    12.   转载——谈谈教育问题(毛泽东关于改革教育的一次重要讲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