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破除迷信,实事求是,让各种方案接受论战交锋的考验洗礼,国家择善而用

洣崽

  
         对文凭的迷信、对留洋镀金的崇拜,充斥于社会;究其思想根源,还是主观主义、唯心主义。不愿意辛苦费事地调查研究、多方比较、博采众长、集思广益,反映出思想的惰性;或跪倒拜服于权力、资历、学历面前,失去自信、失去勇气,放弃自我,反映出思想的奴性;或高文凭高学历者出于维护自己的既有地位和扩张自己的利益,故意设置高文凭和高资历的门槛,反映当局者的私心。
         因为迷信书生、迷信留洋镀金、迷信洋“权威”,放弃独立自主、放弃从实际出发和实事求是,中国革命曾经吃过大亏。第五次反围剿,中央苏区丢光,被迫长征;长征队伍由八万锐减为三万……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同样要破除迷信——破除文凭迷信、崇洋迷信、“专家”迷信、权力迷信,回到实事求是的路线。把权力地位和资历等因素先撇开,打破先入为主的陈见;你的主张怎么样、理论怎么样、方案怎么样,提交到强国论坛或类似于强国论坛的这样一个言论平台,接受和经历思想斗争头脑风暴的交锋洗礼,在充分讨论中查漏补缺、修正错误、取长补短、减少片面,同时借以达到事前预热、普及宣传、增强沟通、减少抵触、深入人心的作用,然后国家择善而用、付诸实践,才能在社会实践中减少阻力、少走弯路、少犯错误、少交学费、增加胜算。
         打破文凭迷信、崇洋迷信、“专家”迷信、“权力”迷信,回归唯物主义、回归实践,要特别注意关注群众、调查群众、尊重群众。“知政失者在草野,知屋漏者在宇下”,群众最清楚问题出在哪里,群众中有办法;但人民群众普通平常,他们真知灼见的智慧如同沙堆里微小的金颗粒,不是眼光敏锐真心诚意、没有沙里淘金的至诚和有效手段,是无从发现无从遴选的。应该创设一个正式的官方的国家授权的又便捷的群众与权威与专家沟通、交流、质疑、对话、竞争的平台,在这样的情境下,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和智慧才能显现、造福国家。而不是故意设置刁难的门槛,把群众禁阻在参与之外。
         今后,除去非常时期紧迫情况,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决策,不能听任小圈圈少数人垄断包办。
        
         网友答问——
         “111.206.51.*”网友:“所有事情,不怪老百姓”
         答:不赞同;所有事情,都在百姓。有了觉悟的人民,才有进步的政府;人民普遍落后,不可能有进步政府。国家的发展和前途,全在于人民的觉醒、觉悟、奋斗和推动。                        
         67320160521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对比“支部建在连上”惊出一身冷汗  
    2.   对伪善和造作抿嘴一乐——就一个网上段子的述评  
    3.   “检举揭发”一词何以被污名化  
    4.   敢于、善于、高水平开展批评斗争  
    5.   就这些方面,严正批评国家和当局  
    6.   “美团、哈罗单车在郑州暂停运营”  
            更多冷帖————
    890.   我国高考把英语强化得如此高烧,是极其怪异的  
    891.   谁教育谁?  
    892.   我国当前货币发行三渠道伪而不实,造成社会和经济的混沌乱象  
    893.   我国应该开展“文化微革命”  
    894.   对教育部剑指校外培训机构的述评  
    895.   高考造作得繁难怪异、学生负担沉重,这是坑学生、坑国家、坑民族未来  
            其它更多帖————
    1.   对到目前为止的我国教育的批判(一)  
    2.   当前我国教育领域,政治庸俗化、政治投机和不讲政治三者并存  
    3.   国家应当停止对学历文凭的迷信和苛刻要求  
    4.   大学教育,职业教育,中外教育,终身教育——说长道短话教育  
    5.   中国呼唤工匠和如何造就工匠  
    6.   教育部开错药方了  
    7.   把出现人才归为大学的造就,是贪天之功;期待大学造就卓越人才,是缘木求鱼  
    8.   人才是学校培养出来的吗?  
    9.   教育改革的目标主要不在于“减负”,在于“调结构”  
    10.   初中毕业生读高中读职校的分流做法是不好的  
    11.   脱离实践的我国教育,陷入误区误人无数,无脸以对亿万家庭  
    12.   “高校的课,为什么学生不爱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