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说说“几百万”“几千万”人口死亡的问题

洣崽

  
         新生的政权和新生的制度,不是每个人都欢迎欢呼的。比如说,被推翻的旧政府、被剥夺的旧阶级、国外的不怀好意的对手国家等等,他们就不高兴。他们对新政权对新制度进行极尽能事的腐蚀、侵蚀、攻击、抹黑、污蔑、破坏、颠覆,这是意料之中的正常事情。
         对于别有居心的人们而言,制造一些无法核实的数字不是什么难事。他们可以把日本侵略中国造成的几千万人口的死亡归罪于新生政权及其政党,可以把推翻不得人心的旧政府战争中的死亡归罪于新政权,可以把生产力低下年代里自然灾害造成的生命死亡归罪于新政权,可以把抵御侵略反对霸权中的牺牲归罪于新生政权,可以随心所欲、任由取舍、自由发挥地创作材料和细节,更可以在数字上信口雌黄。赤壁之战中曹操的军力在诸葛亮嘴里,可以高达一百几十万,也可以低至一二十万人;一些人士颇得其中的真传,但这样的技巧在诸葛亮而言是智慧,对污蔑者抹黑者则是卑鄙了。
         成心的抹黑者污蔑者造谣者故意无限放大某些细枝末节,对于宏大的基本事实却置之不顾。先且不管“死亡几百万”、“几千万”的虚假性吧,但一个基本事实是,在新生政权的经营之下,即使主动地采取了计划生育政策,我国人口仍然从四亿左右上升到如今的十三、十四亿了,并且生命质量生活质量有不可比拟的提升,新增的上十亿人口能不能算新政权的业绩呢?要知道,美洲印第安人原来人口达八千万甚至近亿人,但在欧洲殖民者的摧残下,现在只有区区几百万人了;我们中华民族能避免印第安人的命运、且人口兴旺达十几亿,算不算新生政权及其政党的功绩呢?
         西方对我国的和演是费了苦心、下足了功夫、长期不懈的,也是很有成效的。一些不动脑筋的糊涂的人们被和演者反复长期的宣传洗脑成功了,也跟着和演者的声调一起瞎咋呼。
         而且,必须指出,新生命的诞生肯定伴随着流血。比如,一个新生婴儿的出生,肯定伴随了母体千万、上亿的细胞和组织的牺牲,能够因为这上亿细胞而对新生婴儿横加指责?人类社会的进步同样如此,人类社会的前进以十万、百万、千万生命为代价其实是很常见的。如果没有直面铁血的勇气与心智、如果是软骨病患者或晕血症患者、如果是成天担惊受怕惊惶不安的神经衰弱者,他们不配、不适合、不应该来探讨人类发展这样的大命题。
         67320140603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我国强调安检没什么不对;不要总想着替国家省钱  
    2.   歌曲《没出息》与“分钱发钱”思想的契合  
    3.   平稳和连续的智慧  
    4.   基层民主建设中的难题与破解  
    5.   不抱幻想、不怨天尤人  
    6.   令人唏嘘发人深省——我国上世纪90年代下岗倒闭潮  
            更多冷帖————
    1.   我国强调安检没什么不对;不要总想着替国家省钱  
    2.   歌曲《没出息》与“分钱发钱”思想的契合  
    3.   不抱幻想、不怨天尤人  
    4.   平稳和连续的智慧  
    5.   基层民主建设中的难题与破解  
    6.   令人唏嘘发人深省——我国上世纪90年代下岗倒闭潮  
            其它更多帖————
    1.   不因人废言;一位贪官在法庭上说的话,直白、真实而有典型意义——  
    2.   “三权分立”与“支部建在连上”的比较  
    3.   阻断引发升学恶性竞争的两个根源  
    4.   我国两把刷子,西方国家只一把刷子……  
    5.   家庭、企业和国家三个层面公私关系解析与述评  
    6.   中国发展态势初步反映了公有制的优势——公有私有问题探析  
    7.   从朝鲜农村集体干农活视频到对“集体”“公有制”的探讨  
    8.   头痛挠头、脚痛跺脚,没有技术含量——教育部《…行动计划》述评  
    9.   “中国教育,到了重大改革的临界点了吗?”  
    10.   对“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片面鼓吹的批判及群友答问  
    11.   漫说美国国债和我国社会普遍负债现象  
    12.   “中国大学生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