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为给政府部门献计献策设立快速通道

洣崽

  
         这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在人民网、在强国论坛、在E政广场……为国家进步献计献策的情况比比皆是、热情踊跃,在建设国家推进社会进步的进程中,不缺乏真知灼见、行之有效、远见卓识的意见建议和智慧。但是,在这样繁多的表达中,要筛选出最有价值的可行性操作性强的能切实解决国计民生的建议来,如同沙里淘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吧,给教育部长的建议意见高达16万多条,给发改委的有6万3千多条,如何看得过来。如果处理不当,科学合理的重要意见建议反而可能被埋没被贻误。
         为此,建议除了保持和光大目前已有的言论平台外,另外设立一个专门为国家各决策部门献言献策的快速通道——构建一个新的网上平台;与已有其它言论平台稍不同的是,在这个平台提建议意见有一定的门槛,那就是,你要向国家某部门提建议?欢迎;先请交钱。设立一个账号,规定几个档次的数额,比如一百两百或五百一千三千五千至一万的,交钱少的档次,把你的帖子贴出来并保存;交钱数额较大档次的,不但贴出帖子和保存,还让相关决策部门作出回复,使作者确知意见已经上达,使作者了解相关部门对此意见的初步态度。凡被采纳的意见或建议,国家不吝重奖,比如一万两万,十万,几十万,甚至百万;即使暂未采纳的认为欠缺科学性可行性的意见建议也予以保留存档,让时间、历史和实践来检验,如果最终证明建议的正确,国家同样奖励。雷同性的意见建议则只考虑最先提出者。
         设置一定的门槛,这样,把大多数浅层的、情绪宣泄性的、欠缺思考分析及依据的表达挡在门槛之外;这样,让建议者持认真慎重严谨的态度,以免国家政府决策各部门浪费太多的筛选成本,以免贻误真正有价值的献言献策。这样一个门槛也不是太高,不是无法逾越,真正为国为民胸怀真知灼见的人们,会不惜一定成本促使建议上达的。
         所得收入用于捐资助学、抗灾救灾、科技奖励、扶危济困等,其收支情况在网上公布。
         当然,重申一遍:原有的言论平台继续保持和发扬光大;只是另外开辟一个通道而已。
         如果通过这种机制,每年能够及时筛选出若干条有益国计民生的重要的意见建议,那对国家发展是多好的事;收到的钱用之于捐资助学等,功德无量。向国家提出宝贵建议被政府采纳且被奖励,对仁人志士也是一种宝贵的回馈和鼓励。                
         67320130414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768.   就国企改革“员工持股”问题与“中道”网友的切磋  
    769.   繁难严苛的高考是教育的灾难,论高考走出泥潭——  
    770.   钱——通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美好社会的金桥  
    771.   想要备战?那就更需要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  
    772.   有关国企改革实行“员工分红制度”与“老张工”网友的答问  
    773.   可以登顶珠峰的,目前我们只相当于登上泰山  

            更多新帖————
    1.   达到这几个小目标,共产主义在我国就初步实现  
    2.   探讨一下“不争论”及其它  
    3.   盛赞九三阅兵  
    4.   话说领袖  
    5.   杜撰文革期间受苦受难经历的文学陋习和俗套应当摒弃  
    6.   对财政部发布的地方债问题的述评  
            更多冷帖————
    1.   达到这几个小目标,共产主义在我国就初步实现  
    2.   探讨一下“不争论”及其它  
    3.   杜撰文革期间受苦受难经历的文学陋习和俗套应当摒弃  
    4.   对财政部发布的地方债问题的述评  
    5.   话说领袖  
    6.   盛赞九三阅兵  
            其它更多帖————
    1.   主要学习方法和策略  
    2.   “美国发钱”一事述评  
    3.   中国成长、美帝淡出的时代和世界格局,不太远了  
    4.   实行货币福利,促进经济的自生长和微循环  
    5.   过犹不及;中小学艰深化繁难化倾向有害无益、摧残学生  
    6.   知识负担已然过度膨胀片面过分,弥补久已缺失的实践教育短板,是我国教育的紧迫任务  
    7.   我国教育高考病症与新冠疫情的比较  
    8.   教育资源海量丰富的网络时代,学校教育向何处去?  
    9.   “李文亮”“八人谣言”案例和教训表明,创设社会底层的通天报警报告机制极端重要  
    10.   经济社会,货币充盈才会繁荣兴旺、活力盎然——话说农村和农村发展问题  
    11.   改革高考制度,建议炽手可热极度掐尖的前若干名校实行“有限选拔加电脑随机录取”  
    12.   构建“员工分红制度”——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展望国企和教育体制改革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