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话说“按需分配”

洣崽

   话说“按需分配”。
         可以把我们整个国家视为中国人民银行经营下的一个大工厂,我国所有企业、单位和个人等价于中国人民银行的下属车间和仓储一角及员工,而人民币就是最高管理当局签发的“提货单”和“调度令”,整个大工厂就以这种“提货单”“调度令”为运作的依据。(这个假设也可以同理放大到世界的层面)
         当生产力高度增长,“大工厂”签发的“提货单”“调度令”(即货币)必然相应增长;我们用货币从社会购买自己的个性化所需、要什么买什么、在货币额度的范围内要多少买多少,就等价于国家向我们实行着有限程度的“按需分配”;当每个人、每个单位持有的货币量超出和远远超出其正常合理需要量的时候,当低碳环保节俭节能绿色消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自觉节制自觉进行合理消费理性消费的时候——事实上,我们的社会已然进入了“按需分配”“各取所需”的崭新时代。
         货币,正是引导我们从当前现实到达那样美好社会的金桥。
         打造强大高效、灵活务实、科学合理的市场经济,通过市场规则增加人民的货币收入;建设名副其实的社会主义,人民把零碎分散的各自天赋所有的一份资源让渡给国家以顺应社会化大生产、尽支持和拥护社会主义之责,同样人民也理应分享一份发展成果,国家向人民实行货币福利,国家以货币方式回馈人民、兑现社会主义的崇高诺言。具体的第一步,在当前生产力、物价水平和国家收入下,向全国的小孩学生老人和病残失能等纯消费者发放每人每月1000元左右的货币福利,今后循序渐进继续相应增长(其可能性、必要性、合理性、正当性和伟大意义在过去帖子中反复论述,此处不赘述)。——这样,我国人民享有来自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两方面的货币收入。随着生产力的增长、国家的继续整合、社会的日益进步,国家更多地新增货币并且以货币福利方式投向百姓;这样,我国人民每个人持有的货币量不断增长,“按需分配”“各取所需”的程度水平和范围更趋提高与扩大……
         于是,人类长期以来的美好理想,从遥不可及的高天,悄然平滑地降临人间。
         67320170727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2.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3.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4.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5.   一剂药方  
    6.   美国教育部关张,我国教育部何去何从?  
            更多冷帖————
    1.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2.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3.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4.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5.   当心报应  
    6.   会议民主和微信群式民主  
            其它更多帖————
    1.   赞扬“12岁考上浙大”湛江女生陈舒音的优秀;建议其先休养生息、休学两三年再说  
    2.   朱德:关于我们党如何能够保证少犯错误和不犯严重错误的问题  
    3.   “高考命题题库化,高考题库公开化,有限选拔加电脑随机录取”的高考改革策略  
    4.   狭隘聚焦于书本知识考试分数,我国教育陷绝大多数学校和绝大多数学生于无所作为黯然绝望的境地  
    5.   珍惜、掌握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武器,对党和政府厉行监督和砥砺  
    6.   不能局限和迷信于考试选拔与选举投票;应当主要通过实践斗争造就人才、甄别人才、遴选人才  
    7.   话说“按需分配”  
    8.   对“土地公有没有无比优越性,只有无比腐败性……”跟帖的回复  
    9.   反对零散切割永久瓜分的土地私有化  
    10.   把厉老先生奉若神明,反映我国政治经济思想界的迷失和贫乏  
    11.   高区分度过分选拔,是我国在教育领域的重大失策  
    12.   珍惜、掌握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武器,对党和政府厉行监督和砥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