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解开功利捆绑;像尽享阳光和呼吸空气那样,构建我国务实方便、大众化、终身化的教育福利

洣崽

  
         一
         我国教育沉重不堪、臃肿膨胀、炽热高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育承担了它无法承担、超出其范围的职能,那就是所谓“为国家选拔人才”。
         实事求是地说,学校教育仅仅是人才成长的一个环节,人才、尤其是创造性特异性或领袖型高端人才,主要成长造就于社会实践中,因此,称教育“培养人才”都尚属勉强;二者,中学毕业生大学毕业生毕业之际,还没有经过社会历练,还远远不是人才,不是人才,何谈“人才选拔”?三者,教育领域不是用人单位本身,用人单位有自己的人才要求、自己会选拔人才,无需教育代庖,且教育领域的纸面考试无法胜任对人才的选拔。
         因此,教育领域“选拔人才”职能是空洞不实、不着边际、不靠谱的。
         二
         人才从哪里来?
         从广阔丰富的社会实践中来;
         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不需要人才、要不要把他们甄别出来?
         太需要、太必要了;
         如何甄别选拔人才?
         教育界出几张试卷的那种纸面虚拟考试是苍白的,无法真正担当选拔人才的严肃任务;把选拔人才这样关乎国家社稷命运的重大任务交给教育领域,那是缺乏常识、没有政治头脑和开玩笑。
         还是要回归“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彻底唯物主义思想。国家选人用人、职位任用,应当牢牢锁定于实践检验;谁英雄、谁好汉,实践场上比比看。从实践场上赢得职位晋升和任用才有足够说服力;国家从实践场上才能及时有效和准确地臻别出优秀卓越的人才,进而才能造福国家。
         以考试、以文凭、以学历……来取人用人的简单取巧做法应当摒弃。
         三
         以考试取人和以学历取人是选拔任用中不愿做充分全面实际考察的取巧捿径,违背了“实践第一”的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结果,群众中具有真知卓见、真才实学、真实本领、能打能拼能做事的人才上不来,而有人则凭恃其优势的文凭学历,轻易地获得任用晋升占据国家要害中枢,得益于文凭学历的得志者,继续陈陈相因近亲繁殖,继续强化考试选拔,进一步垄断话语权和高端职位,把事业引向滑坡和险境……
         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中的一段时期,王明、博古……等以其留学资历轻易地占据了中央的领导权,而具有真才实干的毛泽东同志反而靠边。幸而血的教训教育了全党,毛泽东得以崭露头角、引领革命走向全新阶段;否则,不可设想。
         多年来,通过考试选拔而非实践检验的途径,一大批缺失实践或实践能力欠缺、缺乏最底层最真切社会感受而高文凭高学历的“博士”“教授”获得晋升,他们在国家各领域甚至中枢决策机构“大展宏图”,有必要对其隐忧高度警醒。
         四
         把“选拔人才”的职能强加于教育,唯高分、高文凭、高学位、名校资历、留洋履历是举,背离了马克思唯物主义思想立场,贻误国家、损害各项事业,也严重拖累我国教育自身。
         通过学历文凭等将教育与选拔、职位任用进行捆绑,极大加剧教育的功利导向,一定程度上刺激教育,但更把教育引向形式主义、文凭追逐的邪途,挟迫百姓孩子从幼小开始就将太多时间精力钱财浪费在应对考试、比拼分数、追逐学历文凭上,浪费了教育资源,损害了教育效率,扭曲了教育生态,干扰了人们对教育的正常获取,阻碍了人们对真理对科学的研究探索,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受。
         打着“选拔人才”的虎皮大旗,教育实际上走向贵族化垄断化神秘化功利化的邪途。相应部门和人们,有意无意设置教育的种种障碍和高门槛,抬高教育成本,把群众普遍阻挡于原本可以达到的应有教育权益之外,阻碍教育大众化、便利化的实现。
         五
         共和国,在教育上,你只管提供异彩纷呈、丰富多样、从基础到高端、从理论到实践的教育服务好了,你只管向人民提供充分的便利的学习机会教育平台好了;你可以以高超的艺术,大道无形地引领人民,但你不应费力劳神地在教育中选拔、甄别、驱使、设限,不应该以利害关系无事生非地挑起亿万学生的功利之争、致其从童年少年时候起就互相比拼、头破血流、远离教育的初衷本原、严重破坏教育的生态和秩序。每个人愿意学什么就学什么,想学多少就学多少,想什么时候学就什么时候学,能学到什么程度就学什么程度,尊重人民在教育中的选择权和自主权,国家不要强力驱赶、不要功利诱导、不要过分甄别、不要繁复扰动。国家主观政策上对公民所受教育的过度干预,往往弄巧成拙;国家无为而化,反而能乐观其成。
         六
         实现教育与功利的松绑,具体地,有如下内容:
         小学基础教育入学禁止选拔性考试招生;
         小升初和初升高考试由县级或县级以上政府教育部门统一组织,由目前的选拔区分性考试调整为水平过关性考试,考试目的由选优录取调整为甄别顽劣差生另行专门培养、过关学生获得进入高一级学校的资格,当高一级某学校报读人数超过该校招生人数则采取电脑随机录取,以此消除初高中招生中的掐尖做法;
         高校招生。当前的过度选拔极其有害,误导基础教育、贻误和损害青少年身心发展,应当钝化。建议实行有限选拔加电脑随机录取,比如,高考成绩进入前5%的,就获得进入清华北大等名校的招生入围资格,之后再进行电脑随机录取;
         就业招聘中,国家应当在法律法规层面明确禁止任何用人单位招聘过程中的名校履历要求和高学历要求,名校履历和高学历招聘本质上是对一般学生和一般学历的公然歧视,学历歧视严重误导教育、误导社会,应当摈弃。今后就业招聘,应当向着实践检验和电脑随机选取的方向,即,某单位要招聘,可以通过多个入围候选人试用,最后招聘试用考验中的胜出者;如果难以区分,就直接采取电脑随机录取。而应当禁止名校履历要求或高学历要求。
         七
         这样,我国的中小学基础教育才能走出恶性竞争的高烧,回归平和健康的常态。
         我国当前的教育,承担了选拔人才的功利职能,功利教育蔓延感染,如同作茧自缚、画地为牢,又越俎代庖;把强加的功利职能从教育中剥离开来,为教育松绑和减负,我国人民将如同呼吸自由空气那样无障碍地获得务实、方便、大众化、终身化的教育,我国将迎来教育大发展和人民福利的跃升。
         67320170902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991.   延迟退休不合时宜  
    992.   商业性养老、政策性养老、老年货币福利和退休——梳理脉络、理清关系  
    993.   “养老金支出亮黄灯”是伪命题  
    994.   “养老金空账”?  
    995.   养老金问题应当引入原始股概念;建议国家尽可能和尽快地向老年人倾斜  
    996.   让公务员 引领我们奔向更多休闲的新时代  
            更多冷帖————
    1.   拆一拆“法治”“人权”论者们的假把式  
    2.   话说民主  
    3.   “海南县市正职书记几乎全军覆没”述评  
    4.   建党群服务中心,不如建民主生活微信工作群  
    5.   “少年班”的做法为什么是错误的?  
    6.   转载“小嘉讲历史”之周恩来故事片段  
            其它更多帖————
    1.   发扬党“民主政治生活”优良传统;我们需要怎样的“民主政治生活”?  
    2.   一位网名“残原”的网友对“发钱”问题的评述,说得不错——  
    3.   从“全民发钱”到“货币福利”,且看“发钱思想”的渊源及其潮流的日渐洪大  
    4.   将来的社会,应该是企业找人,而不是人找工作  
    5.   即使有人选择慵懒人生、拒绝工作,国家也应保证其基本消费,才合乎人情天理(二)  
    6.   即使有人选择慵懒人生、拒绝工作,国家也应保证其基本消费,才合乎人情天理(一)  
    7.   有一个猜想:美国金融制度有问题、有大问题  
    8.   降税减费降准等,多少有些作用,但远不是最佳策略  
    9.   对“扶贫”的七嘴八舌  
    10.   亘古以来破天荒——赞十几年前国家开始向农村老人发放补贴  
    11.   新增货币相当于收割财富和成果;一年约16万亿,应当用在正道上  
    12.   建议党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一年两次“民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