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简单生硬照搬大学做法,“新高考改革”所谓“选课制”“走班制”是错误的

洣崽

  
         一
         “新高考改革”据以沾沾自喜、引以为荣的是其“选课制”“走班制”,以为扩大了学生的选择空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发展。其实,这是主张者一厢情愿的自我标榜、自我夸耀,其实是似是而非的,实际上干扰搅乱了过去教育生态的合理部分,增添了学生的不便、加重了学生的应考负担、使学校教学组织工作复杂化繁琐化。
         扩大学生自主、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愿望是正确的,但其措施与办法药不对症,事与愿违。
         二
         学生自主空间为什么狭小、个性化发展为什么无法实现?根源在于高考选拔的过分繁难、剧烈和高利害,在于应考折磨煎熬时间过程的漫长;在不近人情、缺失人性、繁难、剧烈、高利害的高考选拔压迫下,学生不得不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投入到漫长的片面的知识学习考试分数的血拼当中,牺牲课余和休息、牺牲周末和假期……在如此考试重压下,怎么可能保留多少自主成长的空间、怎么可能还有多少个性化的发展?
         所谓“新高考改革”,可曾有效降低高考选拔的繁难、剧烈和高利害?可曾真正缩减高考拼争的煎熬漫长过程?在没有有效降低高考选拔的繁难、剧烈和高利害情况下,在未曾缩减高考拼争的煎熬漫长过程情况下,简单生硬照搬大学“选课”“走班”,花里胡哨,就能减轻学生负担、促进个性化自主发展?
         三
         与大学偏重于专业领域不同,中学属于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意味着每个学生应该学习、应该掌握、不应回避,在中学阶段模仿大学阶段的“选课”“走班”,是不看对象、不分情况。这样的“选课”“走班”,未能实现减轻应试压力、促进个性发展的目的,反而造成新的混乱。
         四
         正是高考选拔的繁难、剧烈、高利害以及高考血拼煎熬过程的漫长,挤压了学生自主空间和贻误了青少年个性化发展;要想扩大学生自主空间、要想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必须有效降低高考选拔的繁难、剧烈和高利害,并缩短应试教育血拼煎熬的过程;想要降低高考选拔的繁难剧烈和高利害并缩短其过程,“选课”“走班”于事无补,代之,有如下措施:
         高考有限选拔加电脑随机录取。比如,凡高考成绩进入前5%的考生,即获得进入清华北大等第一方阵名校的入围资格,当某名校某专业报名的入围人数超过招生数时,实行类似于北京购车摇号的电脑随机录取——以钝化过于尖锐的应试恶性竞争,以摒弃显失公平影响恶劣的“掐尖”招生;
         高考命题题库化、高考题库公开化,让学生学习有明确针对性,以减轻学生应试负担;
         实行“简易化透明化分散化、大题量广覆盖长考时高分值、时间前置限制重考”的高考策略(此不赘述),既实现高考的简易化,又产生足够的区分度;
         中小学实行半天上课半天活动的学制;
         缩短和优化中小学学制,长痛不如短痛,实行中小学共10年的学制,大约16岁左右中学毕业、参加高考,以缩短高考应试折磨煎熬的时间,并为发展实践教育腾挪时空;
         在中学之后大学之前加入两年实践教育,要求学生在此期间接受一年半载的学徒式职业教育、自主研修和游学,以此扩展学生的自主空间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然后再上大学;
         特别地,因为中学属于基础教育,每个学生应当参加所有基础科目的高考考试,当前主要高考科目为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共计九门,要求每个学生参加所有九门科目的高考,但题目以基础性主干性知识为主,不回避适量的学科高端题,题目简易、透明、公开,高考题就取自于题库中,只是稍稍改变其顺序、条件、参数而已;每门课开完即考,不要等到高中毕业那年集中一起,而是分散进行,比如高一高考史地、高二高考理化、高三高考语数政生等等,总而言之,分散进行。高考招生怎么办?不同学校有不同的学科要求,不同的学生有自己的学科擅长,每个学生既已参加所有科目的高考,那么只要根据自己的兴趣愿望、根据自己各科高考成绩,选择最有优势的几门科目填报志愿好了。        
         “选课”“走班”的主张者津津乐道语数英之外在六科之中任选三科有多少种组合,如何如何尊重体现了学生选择的差异性多样性;但如果学生参加所有九门科目高考,之后各高校各专业根据自己的学科要求招录学生、各位考生根据自己优势科目选报学校和专业,不是组合类型更多、且避免了学校教学组织过程的复杂繁琐化吗?不是更能照顾高校招生的要求、更能考量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吗?你这种只是六选三,而本方式则有九选一、九选二、九选三、九选四……一直到九选九的总和那样多种组合类型!
         五
         根本用不着“选课”“走班”;围绕高考的所谓“选课”“走班”,是一场不必要、不合理、多此一举、哗众取宠、严重干扰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闹剧。
         勤于和善于思考、具有理性判断的朋友合计一下,我国教育和高考改革,如果像前面第四部分那样,是不是比当前“新高考改革”的“选课”“走班”做法要简明得多,更务实、更具操作性、更与现实衔接、更尊重当前教育生态、更能实现高考改革的目标呢?
         67320170910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2.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3.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4.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5.   一剂药方  
    6.   美国教育部关张,我国教育部何去何从?  
            更多冷帖————
    1.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2.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3.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4.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5.   当心报应  
    6.   会议民主和微信群式民主  
            其它更多帖————
    1.   说一说我国省市财政亏空地方债务问题  
    2.   对货币发行、中美金融政策得失和我国省市地方债务问题的述评  
    3.   金融是破解当下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繁难问题的钥匙——货币发行和回笼探幽  
    4.   香港乱象,坏事可以变好事  
    5.   当此特殊时期,建议香港紧急出台法规,禁止公众活动场合的戴口罩面具等遮挡身份行为  
    6.   教育领域是否应该、是否可能以及如何践行“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宪法精神  
    7.   畸形房地产和畸形外贸,根源在于不懂得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  
    8.   对高考应该清火消肿、而不是推高助涨;创设灵活可调节“有限选拔加电脑随机录取”高校录取方式的高考改革建议——  
    9.   “掐尖”不正当竞争,不应推高助涨、应当严正遏止  
    10.   建设各级各单位一年两次制度化民主政治生活的建议  
    11.   建议教育和高考改革——有困难,找群众……  
    12.   层层深入、抽丝剥茧,解析“货币、货币发行和货币福利,货币发行控制权和公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