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就国企改革“员工持股”问题与“中道”网友的切磋

洣崽

  
         (一)“中道逸民689”网友:“员工不持股,就没有权利,谁会给你分红?员工持股,就成为股东,就有相应的权利。员工持股,也打破了员工雇佣劳动的尴尬地位,才能真正体现劳动光荣,劳动伟大……”
         答:在国企推行“员工持股”,或如一剂强心针,有短时间刺激的效果;但副作用极大、损害极大,意味着国企资产的流失和瓦解、意味着化公为私的凶险、意味着员工最终贱卖股份最后一无所有、意味着资产者长袖善舞强取巧夺最终把控国企的结局。
         “员工不持股,就没有权利,谁会给你分红?”是一种落入误区的似是而非的推断,如同“没有翅膀,人怎么能够飞行”是一样的错误。按照思维定势,要飞行就要有翅膀,人没有翅膀怎么能实现飞行?但是,人们通过制造飞机、乘坐飞机,实现了飞行的理想。同样,按过去的定势,人们按资本进行分红,员工不持有资本,就不能参与分红;但是,企业利润是物的资本和全体员工两方面因素共同创造的,理应两方面共享利润。先由工会与资方谈判,达成资方与员工方的利润分享比例,然后员工参与分红——不是可以的吗?
         (二)        “中道逸民689”网友:“现在,员工持股并没有配套的政策,所以员工持股就被流于形式。在上世纪90年代的国企改革,也有实行了员工持股的,但是由于没有配套的政策,员工的权益并没有得到保障,有的还被企业领导个人用各种方式收回了,员工持股就变成了企业领导持股。……这些事现在都做的不好。”
         答:“中道”网友的上述事实已经证明了“员工持股”不是解决国企病症的正确策略,换言之,实践已经证明了“员工持股”的错误、不可行、行不通、不解决问题。
         (三)“中道逸民689”网友:“不要小看了员工持股。这是一个大战略。把员工持股研究透了,搞好了,将会产生真正的公有制,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理论将会更加完善,人们将会更乐意接受和拥护以及自觉维护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有了自然的和自在的发展动力。”
         答:实践已经证明了“员工持股”道路的不通,但“中道”网友仍然沉醉其中、乐此不疲、欲罢不能;却对其隐藏的负面凶险无所警觉,同时又对“员工分红制度”新思想无动于衷、缺乏敏感。
         “员工持股”的国企改革春梦应当醒来,代之以“员工分红”策略。“员工分红”思想于国企改革意义之重大,值得热心的有缘人将其反映至即将召开的十九大。
         67320171015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如果你在三河,敢劝一把手吗?”  
    2.   三河市“招牌颜色”事件的深挖与根治  
    3.   “集体经济是吃大锅饭,出工不出力”?  
    4.   对我国大学和继续教育发展的畅想  
    5.   分钱发钱与贸易战  
    6.    让“贸易战”来得更猛烈些吧!!!  
            更多冷帖————
    1133.   社团与企业的关系问题  
    1134.   湖南取消四大名校招收外地生是正确的  
    1135.   高考和考研考公如火如荼,没有超出封建帝王科举套路  
    1136.   建议国家于美方舰队穿行台湾海峡之际正式发起武装统一台湾行动  
    1137.   中考和高考越无限膨胀,越把我国孩子的发展道路堵死  
    1138.   引鉴士兵考军校的做法,把实践能力测试纳入高考  
            其它更多帖————
    1.   对教育领域严重惰性、自私及对学生发展不负责任的批判  
    2.   说一说“公”与 “私”及“公有制为主体”  
    3.   “私有制和私有现象不是一回事”,让搅浑的一池水清澈分明起来  
    4.   评说“教育改革要从家长教育开始”  
    5.   “新时代社会主义”,我国“已经进入”还是“即将进入”?  
    6.   新时代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继续进步、继续提高“共产”的程度  
    7.   “宅基地”问题与社会主义道路  
    8.   “民主生活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传统  
    9.   提出一种不同于 “六选三” 的高考方案  
    10.   搬条板凳慢慢看,以上海浙江为代表的“新高考改革”走向何方、能走多远  
    11.   上海浙江“新高考改革”的高中“选课制”“走班制”,是不得要义、多余和添乱  
    12.   货币福利思想是社会经济思想的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