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繁难严苛的高考是教育的灾难,论高考走出泥潭——

洣崽

  
         繁难严苛的高考是教育的灾难。那种认为要求越高越有利于选拔人才、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看法,是外行的主观主义想当然、是严重的错误。
         中小学是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就应该是大众化、普及型、低门槛、内容简易的。并且,学校教育远远不是人生教育的全部,诸如玩耍娱乐、生活体验、生产劳动、体育艺术、兴趣特长、常用技能、社会实践等等,是青少年健康成长发展不可缺失的重要领域,却不是学校教育所擅长、更不是学校教育所能包办的。因此,学校教育应当自觉收敛,为实践教育腾挪时间空间。
         但高考的繁难严苛高利害性,逼迫中小学脱离基础教育的正确轨道,驶入高速疯狂的过山车般的功利教育滑道,致使学校教育恶性膨胀,如同人脖子上的硕大囊肿。在貌似光鲜的轰轰烈烈学校教育之下,中枪躺下、造成的是对实践教育的重大贻误。
         没见过谁把巨大囊肿当成发达肌肉引以为荣,但把繁难高考所催生的我国教育当前炽热高烧局面当成巨大成就而沾沾自喜,这样的朋友还不少。
         那什么才是教育的福音?答:高考的简易化。
         高考简易化如何满足高校选拔性招生所需的考试区分度?
         答:“有限选拔加电脑随机录取;高考命题题库化,高考题库公开化;简易化透明化分散化、大题量广覆盖长考时高分值、时间前置限制重考”,具体内容不难搜索。
         67320171025
        
         未来大同社会,将会是没有国家、没有政党、没有战争……的;但如果不顾现实不顾条件,主张现在就取消国家、取消政党、取消军队,那不但是天真可笑、而且是灾难性的。
         一般而言,尽可能与现状平滑对接的渐进性方式才是较好的改革策略,改革切忌率意任性、脑袋一热、轻率作为。高考制度存在严重问题,但因此而否定高考,相当于倒洗澡水连同婴儿一起倒掉。
         在当前社会阶段和教育现状下,不承认不懂得高考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不力图改革高考完善高考,而无知无畏懵懂地要取消高考和否定高考,这是书呆子气的主观臆想。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研读我国“四大班子”政治结构  
    2.   摒弃极不公平极不合理的坏账清零式“发钱”路线  
    3.   新华社驳斥武大的正确及上级机关的难逃干系  
    4.   分钱,发钱!  
    5.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让“批评和自我批评”落地生根  
    6.   翟东升教授提了一个错误和有害的发钱方案  
            更多冷帖————
    1.   研读我国“四大班子”政治结构  
    2.   摒弃极不公平极不合理的坏账清零式“发钱”路线  
    3.   新华社驳斥武大的正确及上级机关的难逃干系  
    4.   分钱,发钱!  
    5.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让“批评和自我批评”落地生根  
    6.   翟东升教授提了一个错误和有害的发钱方案  
            其它更多帖————
    1.   践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  
    2.   拨云见日,对中国教育的前景展望  
    3.   真实而不虚伪地践行群众路线  
    4.   应当从全国范围广泛征集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方案  
    5.   化整为零、多路同行、高低并举、灵活机动,“红旗河”目标可以期待  
    6.   用北斗星座而不是电线杆作为大海航行的参照系  
    7.   最应该做的,是取消出口退税,而不是拉闸限电——对几个错误政策的批评  
    8.   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和让百姓享有更多闲暇  
    9.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践行  
    10.   资产者和劳动者都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力量  
    11.   开创中国民主建设的新道路  
    12.   高等教育,相当于社会和人生道路上的“驿站”或“凉亭”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