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我国当前生产过剩的要害在哪里?

洣崽

    
         一方面生产力高度发达、产品积压、生产过剩,另一方面群众囊中匮乏、市场疲软、消费乏力、正常消费需求不能充分实现、人民普遍紧张焦虑缺乏保障感——这两方面的事实在我国客观存在;社会主义中国出现这样的怪相,是不自然、不正常的,我们有必要认识它、应当消除这一社会怪相。
         将来的中国,生产力应该高度发达,并且人们的觉悟日益提高,低碳环保、绿色消费、自觉节俭蔚然成风,为实现人类的长久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人们自觉节制消费、进而节制生产、储备强大生产力而不轻易释放,以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在普遍满足全体人民正当合理基本的生活生产物质文化需求下,出现合理程度的生产过剩,是正常的。但是我国现在的生产过剩,还不属于这一性质。
         我国当前生产过剩的要害在哪里?
         一般人只纠结于具体的资产者垄断剩余价值、劳动者受到剥削的现象,未曾放眼更高更大的层面。谁是全社会的最大剩余价值的收割方?不是别的,是国家、是政府——国家通过暴力机器宏观占有全国一切资源,是全国最大的资产者,通过货币发行,巧妙、神奇、隐蔽、偷天换日般地夺占了全社会的发展成果。
         国家和政府通过暴力机器、通过货币发行占有全社会发展成果,是很高明的、不是坏事,有利于国家运作、有利于增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
         但是,在除去国家正常基本开支、并预留充分而适宜的发展余地后,仍有巨量盈余,政府不恰当地垄断盈余、不懂得以货币福利方式回馈社会、而错误地以贷款方式愚直地投向生产端,致使社会消费能力不足、加剧生产过剩、导致经济危机。
         国家和政府对全社会剩余价值的过度占有、不向人民实行货币福利,是造成生产过剩和经济危机的主要根源。当国家向人民实行货币福利,具体地,在我国当前生产力、物价水平和国家收入下,向全国的小孩学生老人和病残失能等纯消费者发放每人每月1000元左右的货币福利,今后根据生产发展再行增加——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丑陋现象将不复存在。
         67320171113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847.   应该改“扶贫”思想为“还债”或“分红”思想……  
    848.   让公务员 引领我们奔向更多休闲的新时代  
    849.   “三权分立”与“支部建在连上”的比较  
    850.   “天啊,下一场透雨吧!” “不,要精准滴灌”  
    851.   生产过剩时代的“贫困”问题  
    852.   我国低生育率问题,可以解决  

            更多新帖————
    1.   频繁吃药打针动手术,不如培养内在免疫力  
    2.   我国大概可以养多少条航母  
    3.   赞南京理工,批评国家  
    4.   赞王树国校长的三个意味深长问题  
    5.   矛头所向,应当对着特权和资产阶级  
    6.   “你总是,所有问题都自己扛”  
            更多冷帖————
    1.   频繁吃药打针动手术,不如培养内在免疫力  
    2.   我国大概可以养多少条航母  
    3.   赞南京理工,批评国家  
    4.   赞王树国校长的三个意味深长问题  
    5.   “你总是,所有问题都自己扛”  
    6.   矛头所向,应当对着特权和资产阶级  
            其它更多帖————
    1.   国企改革,是要实行“员工分红制度”,而不是“员工持股”(一)  
    2.   停留和片面强调“按劳分配”,是思想的停滞,客观上是为资产者说话  
    3.   豆子怎么分?——对分配制度的探讨  
    4.   我国百姓承受宏观和微观层面的双重剥削  
    5.   大锅中锅小锅、锅碗瓢盆结合,推动实现中国和世界范围的大锅饭  
    6.   避开私有化险滩,中国社会主义航船驶向海阔天高  
    7.   维护和尊重合理程度的财产私有及自主经营,反对不可逆永久瓜分国家资源的私有化图谋  
    8.   否定国家所有和政府调控的私有化倾向必须批判  
    9.   私企和个体经济,事实上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0.   对《共产党宣言》“消灭私有制”应当有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解和践行  
    11.   私有公有各自的潜在问题和危险倾向及其规避  
    12.   将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如何待见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