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11.12”沅江悲剧的根源是什么?

洣崽

  
         教育悲剧反复重演,11月12日又发生沅江学生捅死老师的事件;不能不认真严肃地诊断教育界悲剧的根源,不应讳疾忌医、不应掩饰遮盖。
         悲剧原因是什么?根本在于国家错误的高考制度——
         并非主张取消高考否定高考,国家可以高考、应该高考;但当下的高考制度设计是严重错误的——错误在于把高考设置成如此恶拼、如此恶性竞争、如此高利害。高考制度的顶层设计,理应着眼于淡化竞争钝化竞争而不是推高强化竞争。高考竞争的淡化和钝化,不但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国家教育顶层出台这样高利害恶性竞争的高考制度,高考制度裹挟压迫学生和家长,压力传导于学校,学校施加于老师,教师无奈被动地要求于学生;学生和教师处在这一链条的最下端,都是错误高考制度的最严重受伤害者。
         “按惯例,沅江三中的高三年级每个月会放2天月假,每周日下午3点50分到6点50分放3小时的周假”——而且,这不是沅江仅有的特例,而是全国多有的典型;我国教育被恶性竞争的高考扭曲成这个样子!
         在一些考生大省,竞争尤为激烈;在一些心理较为脆弱、几近崩溃的考生身上、加之偶然因素的引发,悲剧不可避免地发生。还应该指出,这样的悲剧不是孤立的个别的,其下还潜伏着更多的受伤害者,只是尚未露出水面、尚未爆发而已。
         我国教育制度高考制度的顶层设计者负责者,还能推衍塞责、若无其事、装作事不关己?还能不从源头上反思和更正?
         痛悼沅江“11.12”悲剧中的鲍老师,你是我们的同行,你是我们老师生活和工作状况的代表和实例,既悼逝者,也为我们自己感伤;痛惜那位罗同学,责任不全在你,你也是教育制度和高考制度的受害者,在你心里,其实早就郁积了沉重的疲惫、不解、不平、委屈和怨愤,而没能倾诉宣泄和化解……
         推动我国高考制度的真正改革和进步,悲剧的发生才能转化成深刻的教训和进步的意义。
         67320171114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拆一拆“法治”“人权”论者们的假把式  
    2.   话说民主  
    3.   “海南县市正职书记几乎全军覆没”述评  
    4.   苏联解体而我国能巍然屹立,是不是文革的红利?  
    5.   “少年班”的做法为什么是错误的?  
    6.   全国性基础性重大平台应该掌握在国家手里  
            更多冷帖————
    80.   论教育的节律及创新教育制度的思考  
    81.   时代需要升级版文革  
    82.   “按需分配”的时代,正在悄悄到来  
    83.   华君武文革经历对话之网友跟帖欣赏  
    84.   毛主席的忧虑  
    85.   胁迫全民学英语的教育政策——必须废止!  
            其它更多帖————
    1.   基层自主自治是实现社会经济改革发展的要诀  
    2.   我们教育确定地制造着巨婴;对我国教育重大误区的批判  
    3.   对“热爱党中央,热爱…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一帖的述评  
    4.   再论每个孩子成人前应当学习几十门具体本领  
    5.   除了知识,每个孩子在成人之前更应学习几十门具体本领  
    6.   中国教育,楼歪了!   
    7.   把民营经济视为私有制成分是错误的;党向私企延伸应当缓行  
    8.   土地的完全绝对私有是错误的,有限授权的几十年承包制是很好的  
    9.   占有聚敛夸耀财富已经不合时宜不宜鼓励;保障普通者,节制超级资产者,张扬杰出贡献者  
    10.   “公”与“私”对立统一、相反相成,无所谓谁是谁非  
    11.   不实行“员工分红制度”,无以激发和释放企业内在动力,无以构建先进的企业制度  
    12.   为民企讴歌,为国企指路